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如何有效的对孩子说不 > 第6章 对孩子的不得体穿戴说不(第4页)

第6章 对孩子的不得体穿戴说不(第4页)

平静后,大人们聊天,而孩子们自然要在一起玩耍。于是小徐阿姨就叫女儿跟小猛一起玩,“燕燕去跟小哥哥玩去。”说着把女儿领到小猛面前。

“她不是小哥哥,她是小姐姐。”女儿认真地纠正着小徐。

“哈哈,傻丫头,他就是小哥哥。”小徐爽朗的笑声和说话声惊呆了所有的人,大家静静的看着事态的发展。

“她就是小姐姐,”女儿执拗着,“你看,她穿着裙子呢?”

“你才是小女孩呢!”在一旁的小猛还没等小徐阿姨说话,就着急的表白自己。

大家的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小猛的妈妈,妈妈表情极不自然的冲大家笑了笑。

“你说谎,”小徐阿姨的女儿不依不饶,“只有女孩才穿裙子呢,你怎么证明你是男孩?”

“我就是男孩子,我有小鸡鸡。不信,你看!”小猛说着把裙子撩起,拉下内裤,露出了小鸡鸡。

在场所有的人都为眼前的情景不知所措,还是妈妈反应快,赶紧上前帮儿子提上内裤,然后尴尬地带着儿子坐到了一旁。这时,小徐阿姨上前安慰妈妈,“小凡,不是我说你。干吗非要把小猛打扮成女孩子,这样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可不好啊!”大家也都随声应和着,小徐阿姨惭愧地点了点头。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那些选秀的节目造成一种“中性化”现象,使男孩子的自身形象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他们不再阳刚,而是越来越“娘娘腔”、越来越缺乏肌肉,很多年前像施瓦辛格那样的强壮男人似乎已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些脸蛋比女孩还要精致,服装比女孩还要光鲜的男孩。而这种男孩女性化的表象,不仅使男孩子丢失了男性气质,失去了强健的体魄,更会失去社会责任感,因此,作为家长切莫把自己的男孩当成女孩教养。

正确认知性别,还原男孩本色

作为性别认知来讲,孩子在5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性别的认知,虽然他们很可能对男性和女性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深,但已完全弄清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而这一过程,则需要父母共同的帮助,建立他们坚定的性别观念。在孩子成长初期,家长要抓住所有的机会来肯定孩子的性别,培养男孩子喜欢跟父亲一起玩耍,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女孩子从母亲身上反映出来的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在孩子5岁前,家长要尽量做到,父亲陪伴男孩,而母亲则注重陪着女孩,以让他们坚定自己的性别和特质。而千万不要把男孩当女孩养,即使家长非常喜欢女孩,但也不能把自己的男孩子打扮成女孩模样,这样会混淆孩子对性别的认知能力,试想,穿着裙子的男孩子,肯定不会受到男孩子们的欢迎,而长期在女孩堆里长大的男孩自然也会慢慢沾染女孩的特质和习气,最终产生男孩女性化现象,失去男人特有的阳刚之美。

为此,家长一定培养男孩子的气质,让他们拥有男性的生理特点,天生热爱运动,拥有强壮的体魄和保护弱小的责任感。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就是男人和女人,而在以男人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男人更要发挥自己的强健优势,主动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在这个双性化的社会里,男女相互学习,不断健全自己的性格。

父亲不可或缺,避免不良倾向

虽然我们谈的是着装问题,但从男孩喜爱或穿戴女孩服装这件事情上看,这不仅仅是服装取向这么简单,男孩身上的一件裙子,很可能导致他们将来对性别的趋向和恋人的趋向问题,因此值得所有的家长关注。

为了更好的避免男孩女性化倾向,作为父亲要担当起重大的责任。有些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会更加勇敢、适应环境能力也会相对较强。因此,父亲对于男孩子的培养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男孩子时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培养男孩子们时,要注重他们的运动习惯,虽然女孩也需要运动,但男孩需要强度更大、难度更高的运动,即使父亲不擅长运动,也要鼓励孩子运动,并带头和孩子一起运动。而那些由于父母离异等原因,不能长期和父亲一起生活的男孩子,母亲可以给他找个如,舅舅、外公等男性亲属作为“代理父亲”,与男孩子交流、玩耍,有助于孩子形成男性气质。

由于我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女性接触较多,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老师多位女性,不利于男孩子男性气质的形成,更有些妈妈希望孩子听话,不喜欢男孩子淘气等等,都会使男孩子丧失男性气质和本质,因此父母在男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多让他与男性接触,多运动,从小懂得尊重和爱护女孩,增强责任心。

对于那些敏感细腻的男孩子来说,父母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男孩气质,多让他们与同性小朋友一起玩耍,哪怕是淘气、弄脏了衣服、打翻了花瓶,也不要太在意,这正是男孩身上所特有的顽皮。

6.服装也追星

如今的小孩可不一般,他们不再像前辈一样,生活俭朴、衣着朴素,他们是可享受这物质的力量。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娱乐、传媒也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年人的追风浪潮扑面而来,不但已波及那些少男少女,就连那些上幼儿园或是小学的孩子们也被卷入浪中,而那些明星们靓丽、炫目的着装更是他们所追捧的对象。把自己打扮成明星模样,也是他们追逐潮流的表现,而家长们对此也似乎并没有大加制止,因为不知其害,不为所动。

小暖的妈妈从事服装行业,对穿衣打扮很是在行。再加上小暖天生一副漂亮、可爱的模样,让妈妈怎么看都不比那些小明星差。正是由于妈妈的职业敏感,小暖从小就被妈妈“包装”的靓丽光鲜、与众不同。

这几天,妈妈眼看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就琢磨着给小暖准备夏装了。什么样式好呢?妈妈不断地翻看那些时尚杂志,突然一个著名的小明星的裙子引起了妈妈的注意。林妙可那件火红的连衣裙,是那样的打眼,对就选这个。于是妈妈着手买材料制作,当然妈妈是专业的,大不必像当初林妈妈那样满世界给孩子找衣服。

很快,小暖就穿着妈妈为自己做的和林妙可那件一模一样的红裙子,去了幼儿园。大家看到后,都说漂亮,都夸小暖很像林妙可,这样小暖的心里美滋滋的。因此,对这条裙子特备的珍惜。因为怕弄脏了裙子,既不跟大家一起玩游戏,也不跟大家一起体育活动,独自站在一旁装淑女,还时不时地跑到穿衣镜前欣赏自己的衣服。

这以后,妈妈更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把许多小明星们的服装copy到小暖的身上,而原本就靓丽的小暖也渐渐成为那些小明星们的复制品,经常受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羡慕和赞扬。然而这些美誉却并没有给小暖带来快乐,增强和大家的亲和力,小暖在一片赞誉声中,渐渐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与众不同了,看着那些邋里邋遢的小朋友,小暖不再愿意靠近他们。

有一次午休,同班的小秦因为喜欢小暖的裙子,就趁小暖午睡,偷偷穿上小暖的裙子臭美,没想到却被小暖发现了,小暖不依不饶地要小秦赔裙子,说裙子被小秦穿脏了,结果还是在老师的调和下,小秦极不情愿地给她道了歉才算完事。但这以后,小朋友们仿佛都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小暖了,也不在注意她那些明星的穿着,而小暖也在那些明星的包装下渐渐远离了小朋友们。

也许孩子们起先对那些明星的认可,除了他们靓丽的容貌以外可能就是他们那引领潮流,不落俗套的穿着打扮,而这些感官刺激渐渐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一种对其的依恋,使孩子们开始对某位明星特别关注,以至于对他们的喜好、性格、吃穿住行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着装打扮上力求于他们接近,成为他们忠实的影迷或听众,甚至认为他们是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追星族”。

小城是个十足的追星族。他从小就喜欢李连杰,别说他所有的片子都看过,小小年纪就连李连杰的生日、爱好等等都能细数家珍,并声称一定要拜李连杰为师,跟他学功夫。家人都称他是“李连杰迷”。

小城的床头挂满了李连杰的照片、海报,平时只要看到那些电影杂志里有关李连杰的报道和图片,就把他们剪下来收藏,光李连杰的剧照和明星照就攒了两大本,真是名副其实的李连杰的粉丝。

最近,小城渐渐开始留意李连杰的打扮,剪了一个跟他很相似的发型,穿着T恤加衬衫,带一顶棒球帽。要说李连杰在众多男星里并不是个穿着很特殊的人物,不仅如此,可以说他的穿着很得体、很随意,除了特殊的重大场合外,平常出席记者招待会、采访时,总是一身随意的休闲装束,打扮并不像其他年轻男星们那般张扬。因此,小城的打扮也算是符合学生的打扮,从来没有引起特别的争议。

但最近小城的一身打扮却惹来了同学们的炮轰。周五的早上,小城上课有些晚,同学们已经开始上早自习了。当他急急忙忙走进教室时,安静的教室立刻哗然,原来小城一身白色的“中华立领”装束,“雷”倒了在场的所有同学。

“哈哈,小城,你这是要干吗啊?”同桌小豪大笑不止,“你是打算当陈真啊,还是打算出席颁奖仪式啊?”

同学们也随着小豪的话语“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懂什么?”小城急赤白脸的狡辩着,“这可是‘柒牌’服装,李连杰在里面做广告的那个,穿着都有气质!”

“那是人家有气质,”前桌的晓莉也笑着说,“就你这小身板,还想穿‘中华立领’?省省吧,哈哈。”

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此时的小城恨不得赶紧找个地缝钻下去。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娱乐、传媒充斥着整个经济和市场,家长想要孩子与铺天盖地而来的“明星”完全“隔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影、视、歌明星的出现,无疑标志着一种社会的时尚,他们的穿着、打扮令风潮浪尖上的人们纷纷效仿,为人们搭建起时尚的桥梁。而作为涉世尚浅的孩子来说,这些明星更是他们疯狂追逐的对象,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相貌以及他们的举动,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而那些光鲜亮丽更是吸引孩子的眼球,因此他们在服饰上刻意的与明星保持一致。为此,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这一行为和心理一定要正确认识,不要让“追星”伤了孩子,毁了他们的前途。

了解崇拜心理,追逐为吸眼球

倾慕名人、偶像崇拜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这种在追星中渴望成功也属于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他们不仅关注明星们的成就,更注重他们身上的“时尚”元素,对他们的服饰、装扮都十分关注,甚至通过“粉丝团”,以表示对他们所喜爱明星的崇拜之情。由于喜爱明星,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但是人的相貌、声音都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为了力争和明星们保持一致,在“追星”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明星们穿什么,就学着穿什么,这也就是学校里经常能看到一些穿着仿制的NBA球星的队服,或是由明星代言的名牌服装的学生,这些孩子由于并无完全明白明星的本原,而只是盲目的模仿,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取得轰动效应,从而使自己引人注目。

因此,家长老师在了解了孩子追逐明星穿着的目的,就要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转移他们注意力的焦点。把孩子的追星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不仅仅是模仿明星们的光彩外表和时尚的服饰,更重要的是,将孩子的追求转化为追求明星们的理想和人格品质,作为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榜样,自我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从而解决孩子盲目追星、盲目模仿的问题,要对这些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