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微观管理 > 第六章 管理制度有趣才有人愿意遵守(第4页)

第六章 管理制度有趣才有人愿意遵守(第4页)

星巴克现在已经发展成拥有5000多家门店的大型企业,目前在大中华包括台湾、港澳地区一共有460多家,平均每天在全世界开六家店,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

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相互信任,成功的关键是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而在这种价值观里,员工第一,顾客第二,把员工当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一点。

舒尔茨的管理理念与他的出身有关,他的父亲是货车司机,家境贫寒,所以他理解和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据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抱负——如果有一天他能说了算,他将不会遗弃任何人。舒尔茨的这种平民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星巴克的股权结构和企业文化,这种股权结构和企业文化又直接导致了星巴克在商业上的成功。他坚信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将会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自然会有良好的财务业绩。

关于员工与顾客到底谁排第一,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各有各的道理。从顾客满意理论的角度来看,员工也是顾客,只不过是内部顾客而已,所以强调顾客第一本身并无所谓对错。但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是:满意的顾客是由员工创造出来的。你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对顾客好,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这就是星巴克的价值观,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普遍规律。

任何一项理念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措施中。星巴克的管理理念恰是体现在以人力资源驱动品牌资产的战略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良性互动,最终成为商场上的大赢家。

74.乔治原则: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惩罚

内容: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惩罚。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小克劳德·乔治

管理者要重视奖惩制度的运用,奖励是为了激励先进,惩罚则是为了鞭策后进。管理者不要仅仅把奖惩制度看作是管理员工的手段,而要看作一种激励机制。运用好奖惩制度,可以有效地规避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风险,使企业成为有战斗力的团队。

运用好奖惩制度,首先要使制度体现公平。任何人努力所取得的成果都必须和他所获得的收益相匹配,因此管理者要奖优罚劣,更要有公平的奖罚尺度。一旦丧失了公平的尺度,就会使不该奖的人得意忘形,使不该罚的人心灰意冷,而这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极其不利。

运用好奖惩制度,其次要注意惩前毖后,防患于未然。任何管理者的一项错误奖惩决策都会产生一连串误导作用。管理者在奖惩方面的错误就如同是在污染一条河的源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决策是最愚蠢的错误。

案例说明:

刘伟去年进入一家小有名气的合资企业。这家公司实行工资保密制度,一般情况下,员工之间相互都不知道彼此的收入。刘伟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一方面公司人际关系和谐、气氛轻松,工作虽累却很舒心;另一方面就是薪水也不错,底薪每月3000元,还有不固定的奖金。

刘伟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还把工作带回家做,而且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同事们都很佩服他,主管也很赏识他。

年终考核,人力资源主管对刘伟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并告诉刘伟公司将给他加薪15%。听到这个消息,刘伟非常高兴。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公司对他业绩的肯定。

而同年进入公司的王明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今年的业绩不好。午饭时两人聊了起来,王明唉声叹气地说:“你今年可真不错,不像我这么倒霉,薪水都加不了,干来干去还是3900元,什么时候才有希望啊!”猛然问刘伟意识到,原来王明的底薪比他高900元。他对王明并没有意见,可是他想不通,即使不考虑业绩,两人同样的职务,王明的学历、能力都不比他强,为什么工资却比他高这么多呢?刘伟不仅感到不公平,而且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工资不低了,应该好好干,原来别人的工资都比我高。不久,刘伟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

有些公司采取工资保密制度,但这并不代表奖惩制度就没有章法。上述案例中,真正努力的员工尽管被奖励了却产生被骗的感觉。这样的奖惩制度怎么会使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呢?而员工一旦对企业没有了向心力,又怎么可能努力提高绩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该公司的奖惩制度缺乏标准,失去了公平,决策者和管理者应该引以为戒。

75.热炉法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内容: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触及一个烧红的火炉,会受到“烫”的结果。

提出者:西方管理学家

一个管理者的威严是其统领部下的基础,威严就像管理者的骨骼一样,是其得以立足的根本。那么,威严从哪里来呢?

威严从制度中来。一个不重视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者,不可能是一个好管理者。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也很好的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一个企业想不断发展永续经营,有一个比资金、技术乃至人才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制度。

一个企业,假如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那么工作中就很容易产生混乱,有令不行、有章不循。很多企业都会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事故。有的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但其实谁又都没有真正负责,因为公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结果两个部门彼此都在观望,原来的小问题就被拖成了大问题,最终给公司造成了极大浪费。更可怕的是,缺乏制度会使整个组织无法形成凝聚力,缺乏协调精神、团队意识,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要求。制度化管理,也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是被现代大多数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体现了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制度化管理是“理想的组织体系”,一个具有良好的、完善的制度的组织往往能够高效、合理地运营,这就是制度化管理的魅力所在。

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其根本意义在于为每个员工创造一个求赢争胜的公平环境。所有员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他们会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会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促进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各个团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实现绩效的突飞猛进。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善于把制度引发的竞争乐趣引入管理工作中去,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工作保持有激情,兴趣百倍地去工作。

案例说明:

美国哈佛大学,其前身实际也只是一个地方小学院。而探究其发展壮大的秘诀,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哈佛人却总是相信他们长期以来在管理上所坚定不移的信仰与毫不动摇的执行理念:法理第一,制度高于一切。

根据记载,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他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遗赠给了当地的一所学院——现在的哈佛大学。此后,哈佛学院一直把牧师的这250本书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携出馆外。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所有书籍因此而化作灰烬。但在此之前,一名学生碰巧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册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出了图书馆,他打算在宿舍里优哉游哉地阅读。

第二天,当哈佛楼遭遇大火的消息传开后,这位学生很快意识到,他从图书馆携出的那本书已是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唯一存世的一本了,当然,转眼间这本书也就成了世间价值连城的珍品。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这位学生还是找到了当时的校长霍里厄克,并把书还给了学校。这件事情的结果既是特殊的,也是意味深长的。校长收下了书,并对这位学生表示了最衷心的感谢,不过校长随后即下令将这位学生开除出校,理由是这名学生违反了校规。

这似乎有些不尽情理,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位无私的学生呢?谁都知道,这本书是哈佛牧师所捐赠的书籍中唯一存世的一本,也是世间绝品,价值不可估量。然而,哈佛有哈佛的理念,而且哈佛的理念不能有丝毫偏离:法理第一,制度高于一切。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道理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换言之,让制度管理哈佛并且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执行之,这是他们永远的理念,是他们永远的行事态度,也正是他们永远的成功保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