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关于企业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完全。由于未来状况的不确定,导致人们的判断力出现问题,因而才有了从众的盲动性。正确全面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在这个时代,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重视信息收集的企业和个人无异于自取灭亡。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是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绝对优势,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后来的那位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笑过之后,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羊群效应。如果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动物如此,人也不见得更高明。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是否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2001年,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传媒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导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能变成民意。游行示威、大选造势、镇压异己等政治权术无不是在借助羊群效应。
当然,任何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羊群效应并不见得就一无是处。这是自然界的优选法则,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的条件下,看别人怎么做确实是风险比较低的。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学习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如果他只会盲从于大众,那他的决策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智慧悟语
企业最忌跟风,如果不顾投资环境,只顾当前,盲目上马一些看似赚钱的项目,其结果就好比接力赛跑到最后一棒,别人在出尽风头之后把接力棒交到你手里,你就再也交不出去了。因此,企业无论是投资还是经营某种产品,都要审时度势,不可盲目跟风。
62。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定律概述
巴菲特定律是由美国“股神”沃伦·爱德华·巴菲特提出的,他认为到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巴菲特定律是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是他多年投资生涯的经验结晶。无数投资人士的成功,无不是或明或暗地遵从这个定律的结果。
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仅应该事先准确地判断该项目的投资价值,而且最好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不要盲目关注一哄而上的投资行业与项目。只有走自己的路,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许多大公司之所以能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他们把握了这种投资理念——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1962年,沃尔顿开设了第一家商店,名为沃尔·马特百货。1969年就发展到18家分店,到1992年沃尔顿去世前,他已将其分店网络扩大到1735家,年营业额达400亿美元。在短短几年内,他就超过了美国的大商行凯马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成为了零售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沃尔顿的成功秘诀很简单:他避开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主要在美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农村地区开设超级市场,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的外围,赌博式的等待城市向外扩展。他这一有着长远眼光的发展战略,不但避开了创业之初与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的拼杀,而且独自开发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实践证明,沃尔顿成功了。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从一开始经营就立志要“率领时代新潮流”,不落一般企业的俗套。有一次,井深大在日本广播公司看见一台美国造录音机,立即抢先买下了其专利权,很快生产出日本第一台录音机,投放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1952年,美国研制成功“晶体管”,井深大立即飞往美国进行考察,又果断地买下这项专利,回国后仅数周时间便生产出第一支晶体管,销路大畅。当其他厂家也转向生产晶体管时,他又成功地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批“袖珍晶体管收音机”。这一人无我有,人有我转的战略,使索尼的新产品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放市场,并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也是深谙巴菲特定律神髓的。“9·11”事件以来,美国航空业就被破产、裁员等坏消息所笼罩。然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却创下了连续29年赢利的业界奇迹,上季度继续赢利1。02亿美元。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在于西南航空始终坚持“低成本营运和低票价竞争”的策略,在自己竞争对手不注意和不注重的地方下功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增长点。
西南航空主营国内短途业务。由于每个航班的平均航程仅为一个半小时,因此西南航空只提供软饮料和花生米,这样既可以将非常昂贵的配餐服务费用“还之于民”,又能让每架飞机净增7到9个座位,每班少配备2名乘务员。
西南航空还避免与各大航空公司正面交手,专门寻找被忽略的国内潜在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人们普遍认为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西南航空最有条件开辟墨西哥航线,但西南航空抵御了这种“诱惑”。它遵循“中型城市、非中枢机场”的基本原则,在一些公司认为“不经济”的航线上,以“低票价、高密度、高质量”的手段开辟和培养新客源,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市场上,它的票价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要便宜。一些“巨人级”航空公司称西南航空是“地板缝里到处蔓延的蟑螂”,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威胁,但就是无法消灭掉。从成立之初的3架飞机到如今,西南航空公司已拥有366架飞机,载运国内乘客6440万人次,每天起飞航班约2800架次。西南航空的宣传小册子不无自豪地宣称:不管在美国的哪个地方,只要开车两小时,就能坐上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
无论是投资还是经营企业,管理者都要善于找到自己的财富增长点。随大流、一窝蜂是赚不到钱的。作为管理者要牢牢记住巴菲特的忠告: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智慧悟语
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仅应该事先准确地判断该项目的投资价值,而且最好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不要盲目关注一哄而上的投资行业与项目。只有走自己的路,才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63。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定律概述
沃尔森法则是由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的,他认为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他能知道多少。在信息社会里,信息被人们公认为“无形的财富”,管理者如果能在信息的茫茫大海中,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捕捉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做出准确的决策,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如果信息不灵或误用信息,很可能导致企业走向失败。
企业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准确快速地获悉各种情报:市场有什么新动向?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举措?……在获得了这些情报后,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动,必然会走向成功。
“信息就是财富”,并不是说信息简单地等同于财富。企业家面对诸多信息,要善于捕捉发掘信息的价值所在,并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
日本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伞的小企业。一次偶然的机会,董事长多博川看到了一份最近的人口普查报告。从人口普查资料获悉,日本每年有250万婴儿出生,他立即意识到尿布这个小商品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按每个婴儿每年最低消费2条计算,一年就是500万条,再加上广阔的国际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于是立即决定转产大企业不屑一顾的尿布,结果畅销全国,走俏世界。如今该公司的尿布销量已占世界的13,多博川本人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尿布大王”。
多博川从一份人口普查报告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得益于他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力和及时出击的战略。获取情报重要,快速对情报作出反应更重要,这就要求商家要善于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原来的思路和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市场变我也变。
1988年春季,全国钟表订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订货会开了两天,商家只是看货问价,就是不订货。然而,第三天一大早,所有上海表突然降30%以上,有的品种竟降到了一半。各厂大员们措手不及,纷纷打电话回厂请示,又是开会研究,又是报告请示,待决定降价时,已过去了好几天。这时上海人早把生意做完了。凭借自己对订货商家只看不买的游移态度,上海表厂马上想出了以降价应对的策略,并快速付诸实施,最终成为了钟表订货会的一枝独秀。其他厂家由于反应迟钝,也就只能事后反悔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前夕,广东“健力宝”的决策者们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的促销机会。通过种种努力,“健力宝”被中国体育代表团作为首选饮料进军奥运会。中国健儿首次在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也为“健力宝”赢得了一块“金牌”。日本《朝日新闻》首先刊出了题为《中国靠“魔水”加快出击》的奥运专电。随后,华文《纽约日报》、《联合早报》等世界级报刊先后刊载盛誉文章。“健力宝”被誉为“东方魔水”而名声大噪。世界各地的华商纷纷前来订货,希望为祖国的名牌产品走向海外助一臂之力。健力宝及时抓住了机会,巧妙运用,从而获得了很大成功。与他们相比,许多管理者在市场发生变化,面临新的商机时(这是对商家最重要的情报),要么反应迟钝,错失良机;要么墨守成规,不屑一顾,把一次次成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因此,要切记随机应变,把握住每次机会,幸运之神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
在与竞争对手的征战中,情报尤其重要。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精工舍钟表公司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案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历届奥运会的计时器供应权都被瑞士名表行欧米茄公司垄断。1960年,国际奥委会将1964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了日本。日本精工舍钟表公司看到这是一个对欧米茄发动攻势的机会,于是要借机对其发起进攻。为深入了解自己的对手,精工舍派出了一只高素质的“间谍”队伍对欧米茄的计时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欧米茄公司的计时器都是机械表式的,误差较大。要想战胜欧米茄,就必须在减少计时器误差上下功夫。精工舍对症下药,组织了大批研发人员开发一种误差更小的计时器。终于,不久以后,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951Ⅱ石英表研制出来了。这种计时器每天的运行误差只有0。2秒,而欧米茄的计时器误差则在30秒以上。
951Ⅱ石英表的优势很快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认同,不久,他们就做出了将1964年计时器供应权交给精工舍的决定。精工舍终于取得了与欧米茄在计时器上竞争的成功!
精工舍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对竞争对手的全面了解,和针对其弱点进行战略突破的策略。它的成功,给我们以不小的启示。
智慧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