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卓越管理八步骤 > 第七章 创新是生存之本发展是前进力量(第2页)

第七章 创新是生存之本发展是前进力量(第2页)

对于柯德威克这样的游泳好手来说,尚且需要目标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对一般的人来说就尤其如此。同样,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也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可以追逐的目标。摩托罗拉公司就是因追逐目标而成功的典型。

在美国企业界,有一个深孚众望的奖项——美国国家品质奖,它象征着美国企业界的最高荣誉。赢得此奖的企业,必须是能生产全国最高品质产品的企业。

为赢得该奖项,摩托罗拉公司从1981年就开始了竞争。它派了一个侦察小组,分赴世界各地优秀的制造机构进行考察。目的不仅是看他们怎么做,更要看他们如何精益求精。所有摩托罗拉的员工都面临着挑战,力求大幅度降低工作中的错误率。一批以时计酬的工人,负责指出错误并有奖励。结果是产品错误率降低了90%,但摩托罗拉仍不满意。公司又设定了新的目标:所生产的电话的合格率达到99。997%。所有摩托罗拉员工,都收到一张皮夹大小的卡片,上面标示着公司的目标。公司还制作了一盒录像带,解释为什么99%的产品无故障仍不合格。这盒录像带指出,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以99%的品质来工作,那每年就会有二十万份错误的医药处方,更别说会有三万名新生儿,被医生或护士失手掉落地上。试问,99%的品质,对于将其性命托付给摩托罗拉无线电话的警察而言,是否足够?

1988年,66家公司开始竞夺美国国家品质奖。大部分参赛单位实际上都是一些像IBM、柯达、惠普等大公司的某一部门,但摩托罗拉却以整个公司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以绝对的优势轻松夺魁。

1988年度,摩托罗拉因减掉了昂贵的零件修复与替换工作而节省了二亿五千万美元。收入增加了23%,利润提高了44%,达到前所未有的记录。这样的盈余回报是令人欣慰的,也出乎原先的预期。一名主管声称:“得美国国家品质奖,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奇效。”这就是目标的效力,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发展,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

智慧悟语

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企业的管理者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条条框框和自我限制,只要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70。吉宁定理: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

定律概述

吉宁定律是由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裁H?吉宁提出的,他认为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准备,这就是生命的游戏。不怕错误的人,错误往往也离他最远。吉宁定律运用到管理学中,启示管理者要注重培养员工不怕犯错误的精神。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最大的错误是墨守成规,而不是破旧出新。领导者必须以变应变,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而创新能力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害怕犯错误,就会止步不前,而止步不前,又注定是一个更大的错误。有一位名叫帕斯夸尔列夫的歌唱家说过:“歌唱的成功是站在一把长梯子的顶点,每一格都是重复的失败,我们要从失败上面攀登上去以达到成功。”不要担心犯错误,不要害怕失败。障碍和失败,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稳当的踏脚石。如果谁肯悉心研究它们、利用它们,谁就会受益无穷。

美国有家钻石天地公司,成立伊始想开采钻石,由于地质勘探犯了一个错误,没找到钻石,却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镍矿;李维·斯劳特起初想在如州开金矿发财,碰了壁,转而用帆布缝制矿工穿的裤子,现在李维斯牌的牛仔裤已风靡世界;如果爱迪生一直在公司里做职员,他也不会发明给全世界带来光明的电灯泡;哥伦布在开辟航道时要是不犯错误,他就不会发现美洲的新大陆,也就很可能没有今天的美国。

错误是成功的开始,就拿美国的山德斯联合公司来说吧,该公司是新泽西州最大的工业企业,在美国的精密国防电子装备以及用于商业方面的电脑绘图等先进领域均居于领先地位。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公司,在投资商用电脑终端机时却遭到了失败。商用电脑终端机在当时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一项商业投资。20世纪末,山德斯联合公司决定生产用于预约业务及账务系统的商用电脑终端机。

这一项新的投资与它原来已经取得成功的雷达、电子组件及反潜战系统等业务大不相同。这项新的业务需要在消费者面前与像IBM之类的大公司决个胜负。山德斯联合公司只长于为国防方面买主提供精致细密的高级产品,而商用品的买主并不重视精密细致的优点,只注重使用方便,这就注定了山德斯联合公司要失败。后来山德斯公司又发展了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辅助制造系统的终端机,结果都失败了。正如山德斯联合公司的董事长包尼斯所承认的:“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行业。”

经过几年的摸索之后,山德斯联合公司对自己的经营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为:“我们所生产的终端机的确是再好不过了,但我们缺乏行销和服务技巧。我们的产品设计得虽然很好,但却已被别人妙袭伤冒,而外行的使用者却对我们的设计不欣赏。”于是,山德斯公司又重新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方面产品的业务,制造电子武器,如指挥与控制体系、海洋追踪监视系统以及电脑测试装备。而且在策略研究上用了两年时间,发展了一种新的商业产品——互动制图器,这与以前失败的商用电脑终端机的投资情况大不相同。山德斯联合公司以高科技战略,很快挤进电脑绘图器这一市场已经发育成熟的行业。到1984年,山德斯联合公司的新策略有了收获,制图器系列产品的营业额达到25500万美元,纯利润2500万美元;在国防电子产品方面,年销售收入接近5亿美元。

山德斯的成功足可以印证想成功就不要怕失败,只有经过一次次探索才能前进。经验是在摸索中积累的,有勇气的人才有机会触模成功并抓住它。

智慧悟语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最大的错误是墨守成规,而不是破旧出新。领导者必须以变应变,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而创新能力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1。比伦定律:失败是成功之母

定律概述

比伦定律是由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提出的。他认为失败也是一种机会,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比伦定律运用到管理学中,提醒管理者越优秀的人犯错误越多,因为他愿意尝试更多新的事物。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的人,绝不会被提拨到更高的领导职位,因为他的表现一定很平凡。作为管理者,要鼓励自己的员工大胆创新,敢于犯错。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机会无处不在。但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准备后再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试错精神。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不会后悔。因为你把握了机会,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机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们常说的失败是一笔财富,失败是一种机会,含义也大致在此。

在行业圈子里,流传着宝洁公司的这样一个规定:如果员工三个月没有犯错误,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员工。对此,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白波先生的解释是:那说明他什么也没干。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经历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杜拉克甚至认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绝不能将他升为主管。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

汽车工业是个“全球性”工业,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企业大规模向外发展,是从汽车开始的。但日本汽车第一次尝试进军美国市场,却以失败告终。面对失败,它们不埋怨、不相互指责,而是举国一致、重新部署,反复斟酌查找失败的原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们重新确定了向美国提供油耗低、质量好、符合美国人的操作习惯、具有美国风格的美式汽车的战略。实践证明,他们的新战略是可行的。

IBM公司在1914年几乎破产,1921年又险遭厄运,20世纪0年代初再次遭遇低谷。但是,在一次次纠错中,他们最终都战胜了暂时的困难。有一次,IBM公司的一位高级负责人曾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损失,他为此异常紧张,以为要被开除或至少受到重大处分。后来,董事长把他叫去,通知他调任,而且还有所提升。他惊讶地问董事长为什么没把他开除,得到的回答却是:“要是我开除你,那又何必在你身上花1000万美元的学费?”

1995年,由于种种原因,联想(香港)集团出现巨大的管理、产品和财务危机。在有被投资者抛弃的危险时刻,联想没有恐慌,他们冷静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果断将香港联想和北京联想合并,使联想整体渡过了难关。从这件事情中,联想掌舵人柳传志悟到:中国内地市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该是联想的主战场。正是基于对失败和挫折的反思,联想重新部署了中国本土市场的策略与布局,他们终于搭上中国PC市场快速增长的快车,成为1996-2002年中国快速增长的PC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其实,这不是联想第一次遭遇市场挫折。联想的起家是靠从科学院贷到的20万元钱,由于当时急于赚大钱,在一笔生意中被骗去8万,整个公司陷于困境。1998年,联想管理层又出现巨大震荡。在联想20年的成长过程中,虽出现过几次重大挫折,但与许多中关村企业不一样的是,他们能够迅速从这种挫折中站起来。

怎样对待“失败”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回避不了的问题。一个成功的企业,它会知道从失败中汲取本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不单是从失败中找到能够孕育出辉煌的“成功之母”,更是从失败中知道了什么不应该做,应该割舍什么。割舍是企业在面对失败时的一种必然的现象:企业把失败当成财富,是因为失败证明了有的路走不通。

企业在进行一项没有前人开拓的投资时,先要想到这是一次机会。当然,这里指的是“深思熟虑”的投资冒险,而非盲目地一头扎入废弃的深渊之中。尽管最后的结果也许是“不可行”。但知道了这个“不可行”,可能就是这次失败对企业的最大价值。一个历经百年的企业不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但它们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把握了后来的机会。

曾有报告称,企业家们平均经过38次失败才会成功。他们通常不会被问题、错误或失败吓倒,而是认为,如果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在失败中看到自己的缺点,长此以往才能转败为胜。

智慧悟语

失败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无论是谁,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不断犯错中学会的,经历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

72。犬獒效应:有竞争才有发展

定律概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