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60岁时,戈达德依然显得年轻、漂亮,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沿途他还受到过许多人士的亲切会见。
戈达德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征途中,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他说:“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
他指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去努力实现他们。“检查一下你的生活,并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假如我只能再活一年,那我准备做些什么?’我们都有想要实现的愿望,那就别延宕,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约翰·戈达德的故事,再次佐证了一句谚语:“敢于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
虽然,尝试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尝试或不去尝试却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它的第一步往往都踏在试试看的跳板上。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障碍都是无形中所置的。
一条小河,你不敢过,因为你猜想它会不会深不可测;演讲会上,你不敢慷慨陈词,因为你认为自己口拙舌钝;危险时刻,你想伸出援助之手,又犹豫对方是否真正需要自己的帮助;遇到机会,你被眼前困难所阻挡而不肯抓住,让机会流失……无论做什么,首先阻挠的就是你自己。
试试看,或许小河只没过膝盖;试试看,你可以一举成为出色的演讲家;试试看,你的帮助或许是雪中送炭;试试看,如果抓住机遇你可能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试试看,你或许就会感到几许安慰,因为你的生活中再没有遗憾,没有后悔;相反,你会因此而正视自己,重塑自我!
当然,也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要非得去尝试不可,说到底,这其实是一个人生态度的问题。不同的人生态度,会有不同的人生色彩;不同的人生选择,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拿出勇气去尝试,会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4.没有准备也是一种准备
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富和尚很早就开始存钱,穷和尚却仅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一年以后,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富和尚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富和尚问他为什么能去南海,穷和尚回答:“我不去南海,就心里难受。我每走一步,就觉得距离南海近一点,心里就生一份安宁。你个性稳重,不做没有准备的事情,所以我回来了,你还没有出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十拿九稳的事情,往往是回报最少的事情。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行动——你觉得没把握,别人一样觉得没把握。然而,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做,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对待梦想,二十几岁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梦想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或许会更大一些。
在美国的老一代企业家中,安德鲁·梅隆是一个“热衷于机会”的人,他只做没把握的事。梅隆的一生曾经营过银行、石油、钢铁等不同的行业,其中有两件事,人们记忆深刻。
1889年的一天,三位不知姓名的青年人站在梅隆的面前,问是否愿意替他们偿还银行的一笔欠款,他们手里拿着一块银蜡色的金属,告诉梅隆这是铝,并且声称他们找到了一种可行的电解生产法,只是没有资本,以至他们在到处寻找资助人。梅隆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认为这项事业非常有发展的潜能。于是他立即答应帮助他们还清债务,并资助他们成立了匹兹堡电解铝公司。果然,仅仅过了不到三年时间,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洲的铝生产业务。
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在1895年,一位曾与爱迪生共事多年的发明家爱德华·艾奇逊找到了梅隆,手里拿着一块闪光的“金刚砂”,但是由于资金不足,请求资助,梅隆也凭借直觉预感到这一发明的商业前景,就答应了艾奇逊的请求,后来这项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无不期盼生命灿烂如星河,光芒熠熠照亮整个夜空。那我们就要反思走过的人生之路,规划未来的人生之路。说到底,做他人没把握的事,意味着一种冒险。冒险就是拒绝中庸,拒绝稳妥。勇于冒险能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没有冒险,何来生命中的大喜悦、大收获?如果我们选择做没把握的事,首要的是要坚守自己,坚定自己的选择。同时,我们要理智地分析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题,并确定如何做。做没把握的事,不意味着盲目做事,相反,这是我们审时度势之后的理智选择,是对自己和所做事情的负责态度。
二十几岁的我们应当谨记,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机会可能已经流失了。在没把握的时候率先出手,成功的几率反而要大很多。同时,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既然我们已经上路了,那就没有后路可退。你经过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难道会害怕没有秋的收获吗?
做没把握的事,就是抓住了万分之一的机会去争取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美国但维尔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曾谈到他的经历。有一次,但维尔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倒闭,被迫廉价抛售堆积如山的百货,价格低到1美元可以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只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看到他那么傻,都嘲笑他。然而约翰不为所动,依然收购被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存货。他妻子劝说不要这么做,多年的积蓄有可能毁于一旦。约翰笑笑说:“3个月后我们就可以依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10多天过去了,那些工厂廉价抛售的货物因找不到买主,最后只能烧掉,以稳定市场物价。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兴。这时,但维尔由于市场缺货,物价一天天上涨。约翰马上把积存的货物抛售出去,从而大赚了一笔。后来约翰成了全美的商业巨子。
正是因为抓住了万分之一的机会,约翰·甘布士才得以成功。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对二十几岁的我们更应该具有非凡的吸引力。试想这个世界如果千篇一律,没有推陈出新,永远按部就班,稳重拘谨,那怎么可能成功呢?
二十几岁,我们要努力在实现梦想的时候,勇敢做些没把握的事,不管能否成功,努力偿试的经历都会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当然,做没把握的事要注意两点:一,目光要放在长远,鼠目寸光,忽略整片森林是行不通的;二,要锲而不舍,拥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心,才会事半功倍。
二十几岁,我们一起行动,勇于做些没把握的事,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5.幸运的事是尽早找到了方向
歌德说:“谁要游戏人间,他就会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主宰自己的命运,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才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取成功。很多的研究都表明,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的人,将发挥自己最大的效率,行动也更为迅速地争取到了成功。我们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中投入巨大的热情,可以为自己的事业努力拼搏,加班加点,不辞辛劳。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外祖父家,听一些怪诞离奇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而外祖父家的房子也同马空多小镇的命运一样,经历了繁华,走向了衰败。这一切都深深地刺激和影响着马尔克斯,影响到了他后来的创作,代表作《百年孤独》里面我们能看到很多童年生活的印记。也正因如此,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杰出地位。
国际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就常常自导自演“电影”,让父母亲充当他“电影”的主角,有一次,为了制造电影中的爆炸效果,差点把厨房给炸毁。后来,他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等重要作品,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导演。
他们的成功都在于他们选择了自己的兴趣,选择对了自己的职业,因而他们乐于发挥他们的精力和热情,并最终取得成就。
许多职业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经过两三次转变,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而确定自己合理的目标,则需要同样长的一段时间。
无法付诸实现的事物,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在这个世界上,若是经过了解以及正确的追求而仍然无法得到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对我们毫无益处可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要有目标——属于你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目标。否则的话,你的努力便对你没有好处了。你,必须澄清思想,除去不相干的事件,并深入内心,看清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一个目标的设立是否正确,是否恰当,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能把握的东西,进行仔细的分析;对还不能把握的东西,就必须先尝试实践,再不断完善。
社会工作千百万种,人的素质与才能干差万别,任何人都不能成为什么都行、包打天下的英雄。每个人都必须能确立自己的优势目标。在你确定自己的优势目标时,可参考以下几点经验:
(1)要全面衡量。
设立目标,是走向成功的重大起步,必须配合行动计划作充分的思考,舍得花时间,目标是你行动的指南。否则,你就会走错路,做无用功,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和生命。因此,无论如何,你不能在设立目标时草率行事。
设立目标,要在自己的阅历、气质与社会环境条件等方面反复琢磨,论证比较,仔细推敲,一定要把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来做,切勿草率,否则容易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2)中短期目标要有挑战性、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