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语录 > 第7章 生活篇(第8页)

第7章 生活篇(第8页)

网络上有位母亲谈到,女孩是未来的母亲,所以女孩除了要有温柔、善良的本性,更要善解人意,有修养,一直以来,我都尽量多地这样要求女儿,然而,现在的女孩所接触到的要么是“野蛮女友”的熏陶,要么是《武林外传》中郭芙蓉般的无厘头,再加上学校同学间的相互效仿,所以,要想培养成一个淑女可真是件难事了!

其实,时代的变迁对人的素质、修养、行为模式等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孩子们除了要注重内在修养的培养,也要注重举手投足间的仪态举止,“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念叨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要走上社会,而今后的社会交往将会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气质的完美结合。所以,家长对于孩子,除了要给孩子以精神上、学识上的关心和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孩子形体、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约束和培养。

和故事中的那位母亲一样,著名导演李安在母校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座谈会时也曾大发牢骚,抱怨新一代演员姿势不良、口齿不清,并批评某女星讲话像“含卤蛋”,站着也摇头晃脑,“坐没坐相,还得要她练毛笔字矫正姿势。”其实,不仅是演员,对每一个人来说,健康的体魄和端正的举手投足,确实是从事社会工作,待人接物最基本的条件。

有位西方的哲学家曾说过:“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的确,现代社会每个人要塑造良好的形象,除了必须讲究礼貌礼节外,优雅得体的举止也是他的魅力砝码。因此,培养孩子的魅力财富,首先得培养孩子优雅得体的举止。

◎姿势与健康

从我国传统礼仪上,我们古人也极为讲究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所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指站着要像松柏那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中国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个人的坐相站姿及举手投足,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其性格与运势。从人体的健康角度出发,特别是要求青少年保持正确的姿势,对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是极为重要重要的。

自然,人不可能时时刻刻站如松、坐如钟,但姿势是身体的语言,良好的姿势传达出的不仅仅是自身教养,也体现出人的健康状况。就像学书法要掌握横平竖直一样,掌握了基本功,才能自如而不呆板。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训斥孩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即指孩子站姿坐姿不端正,站着时,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身体向一侧偏斜;坐着时“歪七畸八”,旁人看着很难受。孩子若从小没养成良好的坐站姿势,就有可能出现脊柱病变——脊柱侧弯。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少年。由此可见,正确的姿势能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还能经常看到有些青少年走路时低头窝胸,看书时弯背佝腰,写字时斜身歪头,站着时也总是一肩高一肩低。这种不良姿势,最易使脊柱形状变样,长大后更易出现驼背、颈椎病等。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保持优雅的仪态不仅仅是礼貌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孩子地健康成长。

【父母应该做的事】

1。个别家长发现孩子脊柱侧弯,还认为只要多运动,长着长着就能变好,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等孩子成年后才去接受治疗,将导致脊柱侧弯角度增大,加大手术风险。

2。看到孩子日常的不良姿势,应予以及时纠正,若是效果不明见,建议去医院做全方面体检,以提高孩子健康成长的安全系数。

◎站要有站相

从一个人的外表,包括衣着、坐、立、行的姿势和言谈举止上,往往可以窥见这个人的修养、禀性、文明和教育程度。因此,它既关系到孩子的自身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交往。

好的姿态不仅表现在坐、立、行上,也反映在待人接物上。比如,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你递给别人物品,不要随手杵过去,最好是双手递过去;人家送给你东西,要双手接过来;搀扶老人、小孩不要用一只手去拽;到别人家里做客,坐在沙发上不要跷腿抖动;穿裙子要把裙脚收好等等。

要知道,仪表端庄,姿态良好,能使人精神饱满,有利于陶冶情操、增强健康,并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相反,斜肩靠墙而立,跷腿侧身而坐,扭肩晃膀而行,则使人反感,还对身体产生危害。

体育老师常用“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行如风”要求同学们,这是很有道理的。

“坐如钟”就是坐得正,上身要自然挺直、挺胸、两肩放松,不要歪扭,大腿和小腿基本成直角,脚平放地上,使上身重心落在臀部,犹如巨钟端坐之势。看人时,头稍抬起;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视线成直角。这样显得端庄、大方、自然、舒适。不但看起来美,而且有利于发育。

“站如松”就是站立犹如挺拔的青松,身体的重心放在两只脚上,头要正,颈要直,挺胸收腹不斜肩,两臂自然下垂,臀部不向后翘,从头到脚成一条线,两眼平视。这种姿势不仅美,而且也有助于胸腔容积的扩大。

“卧如弓”

睡觉要象弓一样,强调采取侧卧的睡姿。对于孩子的睡姿,有些家长没刻意强调,顺其自然。事实上,孩子的睡姿多变,只要不影响睡眠质量,可以忽略。

“行如风”

走路要在正确的站立姿势的基础上,注意挺胸、收腹、梗颈。要保持躯体正直,挺胸腰正,下肢摆动要协调,步伐稳健,轻松自如。要保持膝关节和脚尖始终正对前进方向,脚落地时,脚掌应由后到前滚动,均匀地支持身体的重量。这样行走不仅不会损害身体任何部位,而且给人以高雅健美之感。

【父母应该做的事】

1。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造成孩子姿势不正确的原因之一。例如躺着或边吃饭边看电视、写字时驼背等,小孩子就会模仿父母,形成不正确的姿势。错误的姿势对生理机能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如吃饭,走路等,父母都必须给孩子做出榜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应该指导孩子每天积极地做全身运动,例如:带他玩球或做跑、跳等运动,孩子能够自由地活动身体,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有效地矫正错误的姿势。

2。家长在家里尽量少让孩子在沙发上看书看电视,免得蜷成一团。

3。尽量让孩子坐在椅子上活动,这样可以保持适当的坐姿。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因为他们的骨骼很软,正在生长发育,可塑性极强,也容易变形。

★育子必读:仪态故事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辩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去。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的留在外头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孩子,我要对你说

1。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

2。仪表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3。仪表应注意场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进行着装,喜庆场合,庄重场合及悲伤场合应注意有不同的服装,要遵循不同的规范与风俗。

习惯45:打造一份完美的气质

关键词——气质qualitie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