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比尔·盖茨的头脑,是一颗善于做出决策的头脑。他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所向无敌,正是他的正确决策的结果。
1985年比尔·盖茨30岁生日的头一天,在四轮室内溜冰场的硬木地板上,100余名衣冠楚楚的微软雇员正准备庆祝他们的董事长比尔·盖茨的生日。
保罗·艾伦的铜管摇滚乐队,奏响了乐声。艾伦虽已离开微软公司,另创事业,但他与比尔盖茨的友谊并未中断,何况他还是微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比尔·盖茨的生日,他当然要来祝贺。
激情的音乐和快乐的游戏,并没有使比尔·盖茨的心绪完全从公司的事务上抛开,因为他心中正在盘算一个重大问题:公司董事会定于明天前来听取他关于微软股票上市的决定。
几年前,已有一部分电脑公司上市了。其中就有被人们瞩目的苹果公司。1980年11月,苹果的股票第一次公开交易时,资产估价为18亿美元,斯蒂夫·乔布斯突然间竟拥有了2。3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不久,微软的另一个对手——莲花公司的股票也于1983年上市了。
为了确保微软股票上市的成功,比尔·盖茨和公司决策层严肃地研究和讨论了上市方案。但比尔·盖茨想等到两个主要产品,即Excel表格软件和“视窗”软件发行之后再说。现在,这两大软件均已上市,股票上市便提上了日程。
10月28日,在公司董事会上,比尔·盖茨终于做出了同意股票上市的决定。
经过严谨的考察和论证后,金人沙奇公司和另一家被选定为集团购买承销商。
由于微软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此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比尔·盖茨曾答应《财富》杂志的主编,他将允许一名记者追踪报道股票上市的情况,并且还为此事与《财富》杂志签署了协议。
比尔·盖茨认为,此举可使其他企业家从中学到微软的经验,公众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承销商一般不愿承担这种风险,因为股票上市对承销商和律师而言是一种相当敏感的事情。任何对公司计划的泄露可能触怒公司的股东们,尤其当股票业绩不佳之时,更容易被指责为误导股民,给人口实。
接下来是最后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股票交易监督委员会将确定出售给一般股民们的微软股票价位,这就是所谓的正式上市价格。股民们普遍认为微软的股票上市价在17到20美元之间,比尔·盖茨则估计是每股16到19美元。如果每股达到20美元,微软的市场价值将超过50亿美元。
比尔·盖茨认为,股票上市价格高虽是好事,但这势必使购买股票的公众提升对微软今后发展的期望值。而他认为,他必须首先让公司发展得更好,而不应被股票所带来的财富迷失了方向。
元月底,上市公告终于完成了。
1986年3月13日,微软股票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开盘价为25。177美元。第一天收盘时,共成交360万股。收盘价为29。25美元。比尔·盖茨和他微软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的一周,微软股票每股狂涨到35。50美元。
1年后,微软股票冲至90。75美元,并继续向上攀升,使年仅31岁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10亿富豪。
利润是每一个企业家追求的目标。
——比尔·盖茨
高明的决策要出奇招
经营之道,是与好的决策分不开的。聪明的人懂得如何用新的决策,为自己赚取财富。
经常做出惊人之举的比尔·盖茨,在决策上更显示出了他一贯出奇招的风格。1983年,在微软公司的“微软词”,与“词星”的对决战中,比尔·盖茨在决策上体现出了他的创新风格。
为了把微软公司开发出的产品“微软词”推向市场,首先在亚特兰大的康迪斯电脑大展上免费赠送“微软词”。
紧接着在同年的春天,于亚特兰大康迪斯电脑大展上,微软的软件大师西蒙尼像一个刚刚当上父亲的人,在演示台上骄傲的向人们展示“微软词”。只见西蒙尼敲打着键盘,向人们演示如何同时打开或关上“窗口”,以及在“窗口”同时观看和编辑八个文件等不同的功能。
盖茨开发“微软词”的目标是对准鲁宾斯坦的微处理公司。因为,早在1978年,微处理公司成立时,盖茨和鲁宾斯坦有交道。那时盖茨才出道,而鲁宾斯坦已是地道的行中老手了。在鲁宾斯坦从微软购买盖茨他们编制的Basic语言的交易中。比尔盖茨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把你弄去卖了,你还帮人家点钱呢。”因为当时鲁宾斯坦利用微软急于卖出软件,而且盖茨没有经验,不仅让盖茨吃尽了苦头,而且还让盖茨感激不尽。
在谢利总裁召开的讨论会上,汉森建议“微软词”在用户对它缺乏了解和信任时先采取免费赠送的办法。但那时不知该用什么方式赠送。
谢利认为“顾客买软件,一般都是通过电脑杂志的介绍,或者朋友的推荐,才决定买哪一种。免费赠送,可以打出‘微软词的知名度,增进顾客对它的了解,扩大影响面,这办法可以采用。”所以谢利表示同意。但却不知找哪家杂志社来合作。
也就在一偶然的机会的碰面中,《个人电脑世界》杂志的主编唐纳为了扩大杂志的订户时,两家的计划不谋而合,于是很快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了配合宣传做得到位,微软也做了预先准备。
1983年,就在西蒙尼在康迪斯大展上演示“微软词”的同时,微软公司的“银弹攻势”也全面展开。在大展演示会上,微软向前来参观的经销商、传媒界人士、软件爱好者赠送“微软词”演示版。前后一周的时间共送出45万份,并且每份都附有厚厚的使用说明书。
而且,为了保证订户能收到“微软词”,微软专门设计了一种包装盒,用白色透明的硬塑料制作,里面封装一套“微软词”和一本《个人电脑世界》。
不久,《个人电脑世界》第12期发行,正式版的“微软词”随杂志一起到达订户手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微软计划的35万份“微软词”全部派送完。
1984年在圣诞节期间,微软公司公开宣布:凡在12月31日前购买了“微软词”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得一份拼字检查软件。
1985年在超凡软件开发完毕的3月,微软公司包下了国内中央公园附近的绿园餐厅,举行“超凡”软件的新闻发布会,盖茨邀请苹果总裁乔布斯参加,结果大获成功,引起轰动。5月,在亚特兰大康迪斯电脑大展上,“超凡”再次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就是盖茨第一招的一种方式。
盖茨的第二招就是用新闻发布会、演示会、现场培训,大造声势。
盖茨决定,10月1日,“超凡”同时进人全美电脑市场,他要求负责公关的汉森,要在广告宣传上造成轰动效应。除了采用维格尼尔他们在法国使用的训练经销商那一套外,还有新招。就是汉森、谢利、拉藤伯、布鲁门松一帮人搞出由盖茨审查的“先用对话,再用故事。”
10月1日早上七时,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波士顿、费城等各大城市的听众,同时从广播中听到了一段节奏鲜明有力,类似军乐旋律的乐曲,随之而来的一个庄严的男中音:
“微软公司隆重推出‘超凡软件,每个得到它的人将变得威力无穷。”
这时,出现了另一个声音:“‘真的吗?’‘真的!‘超凡软件是个人电脑最杰出的电子表格软件。”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