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比尔·盖茨在论坛2000上向公众展示了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的讲话中,可以从中看出比尔盖茨的富有远见决策。以下是比尔·盖茨在会上一些讲话内容。
“从设计角度上看,Microsoft。NET平台和Windows较为相似。我们希望将该平台建立起来,以便用户能创建出更多的应用软件。Windows让人们能接触到数以千计的第三方,并促使个人计算机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样NET能够让遍布全球的网站产生更有价值的服务,还能让用户以非常简便的方式从多个网站上获取信息。”
“Windows将成为。NET平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使Windows并入。NET平台,任何个人计算机中的内容都将存在于互联网上。也就是说,当个人电脑与互联网相连、甚至未连接时,。NET的这种编程模式都将提供上述支持。”
“到那时,互联网将整个脱胎换骨。我们将提供一个自然界面,让互联网的内容变得更丰富。微软。NET平台将使这一切成为现实。人们能在该平台上创建他们需要的东西,真正体会到新一代互联网的优越性。”
“微软。NET平台将在几年后问市。我们每年都会在该平台上注入新的内容。我们相信将在今后两年内完善更多令人兴奋的内容,如语音识别、手写板电脑。我们将会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已达成这些目的。”
“微软公司将向各个不同设备制造商就部分。NET平台进行授权。使用新一代Windows技术的个人电脑制造商、电视机制造商和先进的无线电话制造商,所有信息领域都将与活跃在互联网上的。NET相连。”
“微软。NET服务将内置在基于Windows软件的各种设备中,以及所有安装了Windows的个人电脑上。用户只需通过连接一个综合的界面就能获得。NET所有免费的功能。如果需要更先进的功能,用户还需要缴纳适当的费用。”
“微软的成功在于它始终能给予开发者一些东西,使他们能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通过推出。NET平台,我们为这些开发者带来更多丰富、牢靠的架构,以开发新一代应用软件。这些功能结合了各个网站的优势和当今最富有生产力的应用软件,已达到进一步突破。”
“在用户使用。NET平台过程中,他们所有的信息都能自动接受探访。用户无需在不同设备上将信息进行转换,他们只需轻松登陆,这些信息将随时待命。”
准确的决策,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
——比尔·盖茨
决策一定要管用
明智的决策,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勃勃的生机和巨大的效益。
决策一定要管用,是比尔·盖茨多年征战商场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一经验也可以说是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的法宝。
微软在1982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了霸主地位。而应用系统软件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正被可视、莲花、微处理公司分而食之。看到这一情景,争强好胜的比尔·盖茨坐不住了,他决定把手伸向应用系统软件领域。
比尔·盖茨十分清楚应用系统软件不像操作系统软件那样,开发出来可以直接和生产主机的电脑公司打交道;而是要进入零售市场和经销商打交道。所以这就要求微软公司除了开发一流的应用软件之外,还必须建立一支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队伍。
精明的比尔·盖茨知道如果拥有了这样的队伍,同时拥有了向公众承诺的资本,那么,它将给公司带来滚滚的财源。
比尔·盖茨虽然不乏雄才大略,但在市场营销、服务方面,却是个外行。
那时,微软公司也有一个用户服务办公室,但那完全是一个摆设。那间不大的办公室,每天只有两个对软件略知一二的女人整天在那里坐着,除了能回答“这个改进版还在研制”、“我们一定替你转告”之类的不疼不痒的问题外,就是把留言簿很有礼貌的推到客户面前:“对不起,请你把你要问的问题写在这儿,我们向老板汇报”。剩下的什么也不能干。
办公室的桌子上,堆满了用户关于软件的质量、相关的技术服务之类问题的建议和写满了厚厚的几本留言薄,那上面已经积满了灰尘。以致后来当杰瑞·拉藤伯受命接掌销售部门、走进这个办公室时,竟然倒抽了一口凉气:“天哪!怎么会是这样!”
用拉藤伯的话说: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在美国已小有名气的微软公司,在用户服务方面竟糟糕到如此地步。
作为一个正规的公司,都会把用户服务看得高于一切,把用户当上帝看待,有的甚至把它看成公司的生命线。正式的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服务部门,想要在零售市场站稳脚跟,甚至大展宏图,几乎是白日做梦。
所以,微软公司要进入零售市场,必须解决销售部门这一薄弱环节,这就必须要找一个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又具有电脑,软、硬方面的知识的人才,如果找不到这样一个人来担任微软公司的这一职位,比尔·盖茨进军应用软件领域、分一块蛋糕的战略计划,就只能流产。
为了微软的前途,比尔·盖茨把寻找人才这件事作为公司的一项大事,决定了下来。他不仅通告全体职员四处留意这样的人才,同时他和总裁谢利绞尽脑汁,到处挖掘合适的人选。
时间到了1984年初,一个叫杰瑞·拉藤伯的人,引起了谢利的注意。
杰瑞·拉藤伯,最初在IMM公司任职,后来又到阿塔里电脑公司从事销售,现在在科瓦拉技术公司工作,任该公司的销售督导,具有丰富的零售营销技巧,上乘的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正是微软想找的那种人。
合适的人选定后,谢利和盖茨马上决定:聘请杰瑞·拉藤伯为负责零售部门的副总裁。经过谢利一番游说,1984年5月,杰瑞·拉藤伯正式到微软公司上任。与此同时,微软已经开发出“多元计划”,“微软词”等应用软件,由“奥德赛”易名为“超凡”的开发计划,也正在实施中。
在当时的市场上,由于“多元计划”、“微软词”在性能上不敌可视公司的“词星”、莲花公司的“莲花1-2-3”,所以微软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状况不好。盖茨准备用“超凡”的应用软件领域和莲花公司一决雌雄,扭转微软的不利局势。
微软的应用软件产品正不断的开发出来,但微软懂得零售市场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实在太少。微软曾采用过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销售,但范围太小,格局有限,所以效果不好,所以微软缺少一支真正的销售和服务的队伍。
杰瑞·拉藤伯到微软后,凭他的经验和知识,立即就发现了病因。在一次碰头会上,拉藤伯向盖茨直言不讳地说:对于一个大公司而言,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服务队伍,给用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对营销一窍不通的盖茨,听着拉藤伯的侃侃而谈,也得把平日一向采用刁难方式向他人学习这一手收敛起力气了。拉藤伯到任后,便开始着手创建微软公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队伍。经过四处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有60多名技术人员和30多名其他工作人员组成的用户服务队伍,负责回答咨询、技术维修等一系列的工作。
由于这支队伍的不断完善,在微软公司占领应用软件市场的商战中,起到了不容的作用,同时也使微软公司的到了巨大的发展。
后来,比尔·盖茨也不无自豪地说:正是拥有了这样的一支队伍,微软才敢永不言败。
思路清晰的决策,才能顺利地贯彻。
——比尔·盖茨
有决策还要有成效
企业家没有一个不想赚得更多的利润,但只有在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后,金钱才会滚滚而来。
以自己天才的头脑,在计算机领域屡屡创造奇迹的比尔·盖茨,在谈到自己的成功过程时说:人与人相比,其实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与别人相比我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要说有的话,我不过是与其他人比起来,自己善于在机遇到来时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是决策给我带来了财富,同时也使我的微软公司发展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