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读寓言的好处 > 第七篇 诚信就是一盏灯解读做人要厚道(第3页)

第七篇 诚信就是一盏灯解读做人要厚道(第3页)

路上,一会儿咔啦响一声又咔啦一声,每次王子都以为是车裂了,其实,只是因为主人获得拯救和幸福,忠诚的享利一高兴,心口上的三道铁箍全崩掉喽。

寓言中来: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答应别人的事,都应该以诚信为本,否则即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能帮助你。

做人的原则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盖勋的人,他的祖先都是大官,自己也做官,开始时因为有了孝廉的名声,而被人推荐,做了汉阳长史。

那个时候,武威太守靠手中的权势,贪污堕落,骄横放纵。事有不巧,武都这个地方有个叫杨正的人,犯了案,牵连到了太守。审理这个案件的凉州刺史梁鹄,知道太守有很深的背景,就想把罪行全都推到杨正的头上,为此打算把他杀了,而帮助那个太守推卸责任。于是,梁鹄就去向盖勋讨教,看看他有什么办法。

盖勋与杨正一向不和,梁鹄因此认为盖勋会帮助他把这件事情办妥。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盖勋说:“我们不能这样做。阴谋用这件事去陷害忠良,这是不忠;趁别人有难而去要挟他们,这是不仁。我盖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这等不仁不义之事!”

因此,杨正被无罪释放。当他去感谢盖勋时,盖勋却说:“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你,我只是不能违背我做人的原则。所以你根本不必谢我。”

寓言中来:做人只讲利害不讲原则的人,随时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不值得信任。做人讲原则的人最可信赖。

卓恕说话算数

三国时代的吴国有一位名士叫卓恕,很讲究诚信,他的特点是“言必信,行必果”。尤其和朋友相处,从来不失信于人。

有一次,卓恕想回老家探望自己的亲人,于是便前去向老朋友诸葛恪辞行。诸葛恪非常不舍,想挽留他,让他过几天再走。卓恕归心似箭,谁想阻挡他也是不可能的。于是诸葛亮恪就询问他的归期,卓恕与他约定了日期后就匆匆忙忙回家了。

转眼间,归期已到,诸葛恪非常高兴,特地请了许多好友,摆上宴席,专门等候卓恕的归来。马上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大家都焦急万分,可就是不见卓恕的到来,有些人开始嘀咕了,有的人认为此处离卓恕的老家有千里之遥,怕是车船受阻,今日回不来了;有的人认为,卓恕多年未曾回家,多住几天也是在所难免,人之常情;还有的人认为,卓恕可能在路上发生了意外,不然他为什么还没回来呢?大家猜测着,议论着。

但是,诸葛恪却对卓恕却深信不疑。他劝大家稍安勿躁,说卓恕无论如何会回来的。

果然不出诸葛恪所料,就在大家要放弃等待的时候,卓恕风尘仆仆地的赶回来了。大家对此是既惊讶又佩服,于是在觥筹交错中,纷纷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

寓言中来:说一句话就让别人深信不疑,靠的是什么?不是靠欺骗的伎俩,而是靠绝对守信。

蛤蟆与晨鸡

墨子有个学生叫子禽,有一次他问墨子:“老师,您认为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你看那生活在水边的蛤蟆、青蛙,还有逐臭不已的苍蝇,它们不分白昼黑夜,总是叫个不停,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可是,它们即使叫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也没有谁会去注意它们到底在叫些什么,人们对这些声音早已是充耳不闻了。现在你再来看看这司晨的雄鸡,它只是在每天黎明到来的时候按时啼叫,然而,雄鸡一唱天下白,天地都要为之振动,人人闻鸡起舞,纷纷开始新一天的劳作。两相对比,你以为多说话能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准确把握说话的时机和火候,努力把话说到点子上,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收到预想的效果啊!”

子禽听了墨子的这番教诲,频频点头称是。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些像蛤蟆、青蛙和苍蝇一样,不顾时间、地点与场合,整日喋喋不休,废话连篇的人还是不少的。他们应当从这篇寓言中吸取教训,改掉夸夸其谈的坏毛病,向司晨的雄鸡学习,顺应时势,尊重规律,恪尽职守,多干实事,少说空话。

寓言中来:做人不能像蛤蟆、青蛙和苍蝇那样不顾时间、地点与场合,整日喋喋不休,却不做实事,而应该像雄鸡一样,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守信和聪明

一个商人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你要想在生意上成功,一定要记住两点:守信和聪明。”

“那么什么叫守信呢?”焦急的儿子问道。

“如果你与别人签订了一份合同,而签字之后你才发现你将因为这份合同而倾家荡产,那么你也得照约履行。”

“那么什么叫聪明呢?”

“不要签订这份合同!”这位商人指明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商业领域。既然你已经许下诺言,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你都不能反悔。你就必须履行诺言而不能失信。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不失信于人呢?不要签订这份合同!

这是精明的商人留给儿子的第二份遗产:虽说为人,是要言而有信,然而却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事事都答应,言出必是。

寓言中来:做人做事都要懂得变通,同样,守信也是需要看人看事的。分清情况,明确对象,再做出承诺才算是聪明的做事方法。

吃枣留钱

一天早上,查道和仆人挑着礼物去远方看亲戚。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不知不觉间到了中午,两人都饿了,可路上既没有饭馆,出来急又忘记带干粮,这可怎么办呢?

仆人说:“咱们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给亲戚少送一点就行了。”

查道说:“那怎么能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随便吃呢?”

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了一个枣园。枣树挂满了红艳艳的枣子,十分诱人。查道和仆人本来就已经饿得发慌,现在看见枣子,更觉得饥肠辘辘,于是俩人停下来。查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来吃,香甜生脆的大枣,顿时解除了他们的饥渴。

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来,挂在采过枣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您这是干什么呀?”

查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呢?”

查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园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