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 > 第五章 培养做人品格(第4页)

第五章 培养做人品格(第4页)

孔子说:“大信不信。”也就是说,为了道义,不必讲个人信用。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大信”,是道义寄托的地方,当然应该是法律大于个人信用。

不以容貌看人

杨朱到宋国去,住在一间旅馆里。旅馆的主人有两个妾,一个美貌,一个丑陋,主人却很宠爱那个不好看的妾。

杨朱问:“真奇怪,你怎么会不喜欢那个美貌的妾呢?”

那主人说:“长得美丽的那个妾自以为很美,所以使人觉得不美了。长得不好看的妾,自以为不好看,所以我忘了她不好看。”

杨朱听了,便对弟子说:“你们要记住啊!存心自夸,就不可爱了。去掉自夸的心,到哪里会不受欢迎呢?”

滴水感悟

罗曼·罗兰说:“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有,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失的一切。”一个人失去外表的漂亮并不要紧,只要美化自己的心灵,照样会受人敬重和喜爱。

品格的魅力

一个背驼脚弯嘴巴缺唇的残疾人,去找卫灵公谈天下大事,并且献出奇谋。卫灵公听了很喜欢,发现这个人的品德才识真好,两个人谈得非常尽兴。等他走了以后,卫灵公看着其他形体完美的人,竟觉得他们的肩膀怎么那么短小。

一天,又有一个驼背的人前去献策给齐桓公,两个人谈得十分投机,齐桓公非常高兴,发现对方是个极难得的人才。他一回头看到那些肢体健全的人,觉得他们的肩膀都太瘦弱了。

那个人走了以后,卫灵公深有感慨地说:“人的品德属于内涵,透过言行显露出来,让朋友钦佩他,久久不忘,倒是他的外形缺陷不再惹眼。我和他们谈了这么长时间,我几乎都忘了他是是缩颈驼背的人了。”

滴水感悟

人的品格比容貌对心灵的作用力更大,而且更持久。因此,与其花太多的心思装扮自己的容貌,不如花更多的心思修炼自己的品格。

元明善不贪厚礼

元明善少年时,聪颖好学,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文辞清新,为人清正廉洁,素负盛名。元仁宗非常器重他的为人和才华,任他为翰林学士,主持撰修武宗实录。

一次,元仁宗下令组成一个外交使团,由一蒙族大臣担任正使,元明善担任副使,出使交趾国。在交趾国外交公务活动完毕后,交趾国王派人给元朝使团送来一批金银、珠宝等礼物。这件事在元朝使团人员中引起了不同的看法和反应,大家都在看正副使的态度。

正使求之不得,非常高兴,说了一声“多谢国王的厚意”,就把礼品收下了。随从人员一看正使答应收下了,便动手先把正使的礼品抬下去,然后收起自己的一份,各自装进行囊。只有元明善对礼物冷若冰霜,他不仅不收自己那份礼物,而且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但没有说什么。

正使见元明善这个样子,就以关心的态度前来劝说:“这份礼品,让随从给你收入行囊吧!”

元明善连忙摇头说:“不!不必了!”

“为什么?阁下是不是嫌交趾国的礼品轻了?”

“不是!请大人不要误会。家母在世时,一再教育下官不受馈赠。弥留之际,又拉着我的手要我点头答应才瞑目,下官不敢违背家母遗教。”

蒙族正使深知汉人礼教,极重孝道,见元明善说得真诚,不便勉强,便说:“阁下不违母教,可敬,可敬!”就拱手回房了。

正使走后,元明善立即令随从将这盘金银珠宝交给馆舍人员,转还交趾国王。

交趾国送礼人员回宫向国王作了禀报,谈到正使等人的贪婪表现,君臣大笑,耻笑元朝官员品格不过如此。谈到副使元明善不肯收礼,君臣感到震惊。国王觉得这是位神奇人物,一定要见识见识。于是亲自到馆舍拜访元明善。

交趾国王看了元明善简朴的行装,暗暗钦佩。元明善恭敬地说:“国王政务繁忙,何必又来送行?”

国王笑了笑说:“有件事很不理解,特来求教。”

元明善起身说道:“请国王明示。”

国王请元明善落座,温和地说:“敝国为感谢使者们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特备薄礼相赠。贵国大臣及随从人等均已收下,独你作为副使不收,为什么呢?”

元明善沉思片刻,巧妙地解释说:“区区小事,何劳国王亲临馆舍。既承垂询,下官可以直言相告:正使收下礼物,是为了尊重你们,好让你们安心。我不收礼物,是为了保持大国的尊严!”

他机智的回答,使交趾国王更加敬佩,只好欣然收回赠给元明善的那份礼物。

滴水感悟

老子说:“自胜者强。”能够克制贪欲的人,是能够真正战胜自己的强者。

李固言诚实为官

唐朝中期,科举考试中盛行推荐的风气,没有门路很难被录用。

当时有个书生叫李固言,他出身低微,为人又忠厚老实,虽然自幼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没有人举荐。经人介绍,李固言拜访了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官员,想请这位官员推举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后来这位官员升了官,当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见李固言的文章不但文笔流畅,而且见解独到,就把李固言选为科举考试的状元。

李固言在朝廷做官后,仍然保持自己诚实耿直的本性,不像其他官员处事那么圆滑。他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从不做不诚实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