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别轻易相信任何人英语 > 第一章 内心的晴雨表(第1页)

第一章 内心的晴雨表(第1页)

1。你的表情背叛了你

中国人在过去讲究“相面”,从一个人的面相来判断吉凶祸福,判断一个人是有福之人,还是穷命之人。这虽然被视为迷信,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种主观读心术的色彩。毕竟,一个面露凶光、凶神恶煞的人,和一个面带忠厚、神态平和的人,所传达的人生信息是不一样的,也预示着未来两个人不同的命运走向。

相术作为古代命理术的一个流派,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大戴礼记·少闲》记载: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可见,以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作为遴选人才的标准之一,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得到高度重视。

据《左传》记载,鲁文公元年,春日,鲁国举国上下正在为前不久去世的僖公举行葬礼,叔服作为周王室的内史,被派往鲁国参加国葬。公孙敖是当时鲁国的重臣,他听说叔服非常擅长给人相面,很想见识见识,便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难和谷带到叔服面前,请他看看。

叔服看过之后,对公孙敖说:“您的两个儿子都是保家之子,谷的下巴饱满方广,会供养您,也会料理您的身后事。而且谷的子孙也会在鲁国成为名臣。”这些话日后都应验了。谷的儿子茂,成为鲁国有名的贤大夫孟献子。

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以人的面相来判断其未来人品、发展甚至子孙后代的尺度。

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表情,表情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反映。人类有一种本能,就是能从对方的表情中窥测出他(她)的真实意思,而不仅仅依靠语言的表达来判定对方的真实想法。当然,想全面系统地了解人类的微表情里隐藏的秘密,还需要人们掌握特定的方法。

表情能表达一个人的情感,也可以“出卖”一个人的伪装。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会掩饰自己、看似完美无缺、被外界誉为白璧无瑕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狡诈的表情,让别人看到他(她)的另一面,认识到他(她)是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刻板的塑像,其被人们塑造出来的个人形象,只是隐藏在外表之下的一种假象而已。这会让人感到一种迷失,一种信仰的覆灭。

面对表情,几乎所有人都无法逃避它的揭露和“背叛”。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表情会如实地告诉大家。除非你不介意所有人通过你的表情窥测出你真实的为人,否则,相信许多人宁愿尽力掩饰自己,不让表情出卖自己。可是,这是难以达到的。因为每个人都无法抗拒表情的力量,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探员乔·纳瓦罗,是一位优秀的非语言行为专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8岁时从古巴到美国,因为不会讲美语,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他人肢体语言的破解上。他说,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很热衷观察人们的行为举止。他并不是抱着什么目的性,也不是为了搜集特定的讯息,而是天生就喜爱窥测眼睛看到的东西背后隐藏的意义。

他注意到,那些喜欢他的小孩会迅速朝着他的方向移动双脚,表示对他的欢迎。他认为,成年人和儿童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生活环境的变化,让他不得不注意周围人的笑容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通过对察言观色破案绝技的应用,他日后被誉为“神探”。

他回忆第一次破案的细节时说,他们到一个女人家里,调查她被指控枪击警察的儿子藏匿在何处。这位女士说,她不知道她儿子在哪里,也没有见到过她儿子。纳瓦罗和同事便询问她,她儿子是否有可能藏匿的地点。她摇摇头。可是,当被问到她儿子是否就藏在家里的时候,她用手碰了碰脖子的正面。纳瓦罗知道,这个动作表明,她受到了该问题的威胁或攻击。

事实上,她儿子的确就藏匿在家里——在大衣柜里。可见,帮助纳瓦罗侦破这起案件的,并不是那位女士所说的话,而是她下意识的表情和动作。

人类会通过自己的表情泄露给对方一些其他的信息,同你伪装出来的表情无关的信息。你可以说,这是个秘密。可惜,这秘密已经被你自己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别人。这些稍纵即逝的表情,会在你想表达欢乐的情绪时,无意间透露给对方你的反感,至少是情绪不佳。

比如,你跟一个同事聊天,他本来是想让你们之间的闲聊愉快地进行下去,但他是个爱冲动、脾气不很好的人。他做出笑的表情,可是突然下意识地皱皱眉。这很可能表明你们之间的谈话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他想要表现出的快乐。也许,他对该话题根本不感兴趣,或者几乎没有听明白你在说什么。这时候,你的心里应该产生一种感觉:谈话似乎该结束了。

不但普通人可以从对方微妙的表情变化感知他人的情绪,对FBI办案人员来说,微表情更是他们侦破重大疑难案件的利器。

一次,纳瓦罗接手了一起大型间谍案,并需要调查跟此案有关的人员名单。他在审讯一个嫌疑犯时,发现此人并不抗拒。然而,此人对组织很忠心,不想牵连同伙,想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保全他们。

纳瓦罗不慌不忙地掏出32张卡片,嫌疑犯看到这些卡片上写有跟他一起工作过的人的名字。纳瓦罗要求嫌疑犯一一例举实情,当然,他知道嫌疑犯是不会说实话的,所以并没有十分在意嫌疑犯说什么。

不过,当嫌疑犯看到其中两个人的名字时,有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引起了纳瓦罗的注意:眼睛突然睁大,瞳孔迅速收缩,随后眼睛轻轻眯了一下。纳瓦罗知道,嫌疑犯不想看到这两个名字。这是唯一的线索,可是已经足够。就这样,另外两个同案犯被绳之以法。纳瓦罗称,那个间谍最终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破案的。

人的表情是信息传输媒介。由于人面部表情的敏感度,在某些国家的文化习俗里,持续盯着人的脸和眼睛是不礼貌的表现。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跟自己面部特征相似的人交往,而比较排斥跟自己面部特征相反的人交往。比如,很多人小时候会觉得一些脸蛋圆润、长着一张娃娃面孔的女演员很美;可等长大成人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心目中的美女已不是那些具有明显儿童特征的形象了。另外,还有人断言,所谓的“夫妻相”,指的不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会越长越像,而是人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寻找跟自己“长得像”的人。

这也许是一种“自恋”倾向。鸭蛋脸型的人,看到同样脸型的异性会产生对方很性感的感觉,这就是具有相似面部特征的人彼此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

对人类微妙表情变化的研究和探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心,识得庐山真面目。人类不仅可以使用语言沟通,更能用神态、举止、动作等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透露情绪上的微妙变化。

在美国,政治选举、司法系统、国家安全和临床医学,都离不开对表情的研究和依赖。表情,可以被称为破解人类情绪密码的钥匙,洞悉人内心深处隐情的工具。

2。情绪可以完全掩饰吗?

直觉或下意识的感觉,可以通过表情透露出来。所以,表情可以体现人们真实的动机和感受。当某个人高兴的表情里面不含有任何微妙的成分,就可以判断此人的确很高兴。但如果这种表情里含有一丝奸笑或窃喜的因素,也会立刻被别人察觉,从而令人产生对做出该表情的人的不信任感。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就是这样产生的,因为别人从一个人的表情里察觉到他(她)的真实目的,甚至是为了自己达到目的而窃喜。那么你心里就会有个声音:他(她)并不可靠,只是想利用我而已。我不能上他的当,成为他廉价的工具甚至牺牲品。

在现代社会,人们亦常会通过一个人的服饰来判定其身份。比如太阳镜代表潇洒时尚,纹身代表另类叛逆,浓妆艳抹代表一个女人的职业需要,或者一些黑人土著民族和印度人习惯的穿孔等,都可以反映一个人特定的身份、喜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层次等因素。在两个民族不存在明显外貌差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身高、肤色、脚步、话音等方式加以区分。比如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就曾经印发特定的小册子,教给美军官兵如何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

这本小册子指出,如果日本人混进中国人里无法辨认,可以让他们走两步看看。中国人走路时昂首阔步,而日本人走路拖着脚。如果有意外情形,连中国人也分不清谁是日本人,那就要凭感觉来判断。例如,中国人见到美国人,微笑是很自然的,而日本人却显得十分紧张,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吃枪子。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的作品《别对我说谎》中男主角的原型揭示的那样,人类有爱说谎的天性,但也喜欢揭穿别人的谎言。这是从古到今不曾间断的心理战争。人类能看穿54%的谎言,通过对心理应激反应的了解,也能更准确地识别谎言。

表情可以揭穿人的伪装。比如,在遇到一个大灾难,很多人的生命被带走的时刻,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不幸者的同情,都应该至少是一副严肃的表情。虽然别人的痛苦自己未必能感同身受,但同情心毕竟是一个人有爱心、有人性的表现。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明知事实却仍然掩饰不住内心一阵欢欣鼓舞的情绪涌动,甚至出现了欢快的表情,那么可以断定,别人的痛苦对他而言很可能是一种抚慰剂,让他在对比中减轻了周围环境对其心理的压迫。他并不快乐,只能借助别人的痛苦,在对比之下才可以感受到一丝快乐的慰藉。

这种情形在现代人群中并不鲜见。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机会相对减少,工作上的紧张,人际交往中的睚眦必报等,都会让人的心理产生不平衡,只能在幸灾乐祸中寻找心理慰藉的出口。

如今的网络“喷子”,有一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有些人认为喷子是在传播“负能量”,从他们的口中看不到任何褒扬或正面的声音,多是对某人某事的无限上纲上线。

其实,从表情中,大家何尝看不到每个人心声的真实流露?别人的内心正是自己内心的映射。因为大家同属人类,所以你感受到的,别人也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彼此心领神会,对于表情透露出的信息,就可以了如指掌。

有人在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说到在公共汽车站点等车的人们,无一不是一副“纠结”的表情。诚然,这也许是人们的生活压力使然,但也体现出人们面对生活时的困惑和无奈。不知何时,人们也许发现身边虚伪的表情似乎多了起来,言不由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如何从对方微妙的表情变化,窥测出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成了读心术爱好者热衷的话题。

有人对常见的表情做出注释,其中一点说明,当某人生硬地重复你问的问题时,很可能是在说谎。另外,也表达出他对你的不满和不在乎。更重要的是,人类似乎已经“进化了”。以前,经常会在国外电影里听到诸如“看着我的眼睛”之类的台词,为的是测定对方是否在撒谎。如果你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就说明你可能对其隐瞒了什么。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有些人会故意注视对方的眼睛以表明自己没有说谎,或者观察对方是否相信。这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可信度而做出的表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