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别轻易相信任何人英语 > 第一章 内心的晴雨表(第2页)

第一章 内心的晴雨表(第2页)

通过表情,女人们也可以识别老公或男朋友是否在跟自己说谎。比如,当他揉鼻子的时候,可能说明他在对你撒谎。因为说谎会使一个男人鼻子里的海绵体发痒。据统计,70%的男人要靠肢体语言来表达心中所想。男人们会认为他们微笑的次数越多,女人相信他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他们时常会在说谎话时面带假笑。那么,如何发现假笑呢?

真实的微笑,一般只会持续23秒到4秒之间,如果微笑的时间超过6秒钟,也许就是他在刻意掩饰什么。而且,假笑会使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呈两边不对称的形态。右撇子会挑高左面的嘴角,而习惯用左手的人,右嘴角会不自觉地翘起来。

心理学上有一种看法,就是情绪应该在理智之上。因为情绪是在人类理智产生之前就有的,故此人们面临一切事物时的第一反应都是情绪性反应,其次才在理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所以,虽然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理智的主导,但理性毕竟是后于情绪的。可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主导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对不理智的人而言,情绪会左右他们,使他们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比如为不值得的事情而危及他人生命,等等。

只要人产生某种情绪,就一定会被某种表情反映出来。但人产生某种表情,却不一定完全是因为真实情绪。很多人比别人更善于伪装,也许是由于他们的个性优势,也许是后天磨练的结果。而另一些人,则比较率真、率直,不善于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人们经常会发现,人的性格分很多种,有些人比较沉稳老练,喜怒不形于色,给人理性和知性占主导地位的印象;而另一些人,则比较感情用事,表情丰富,说话时极易激动,神采飞扬,伴有激烈的手势和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情和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比如新东方的合伙人之一徐小平,就曾被网友评价是“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当然,这是褒奖之词,意思是徐小平时刻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可以为他事业上的成功推波助澜。

由此可见,读心术不仅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还是一种有趣的哲学。老子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想做一个明智的人,不但要懂得自己的心理,也要学会窥探他人的心理。可见读心术并不是什么玄学,它只是告诉人们察言观色的方法。能窥探别人内心世界的人,通常都比较心细,善于“见事知长短,人面识高低”,也能给对方恰当的心理暗示,以便导出他想知道的“秘密”。

在《广辞林》里,读心术被描述为一种能通过对方肢体语言了解物品所藏地点的技术,是主观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读懂别人的内心世界,也许是很多人的向往。人们渴望了解他人,与身边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误会,化解矛盾,达成与周围人文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些都离不开读心术,离不开对表情的细致观察。语言的内容并不一定具备真实性,但表情能帮助你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内心世界。

3。假象背后的真实

个性平和的人的表情往往不易被察觉。他们不会大笑,谈话时常给人面无表情或表情平静的感觉。那是因为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是由理性主导的。这类人总是给人知性的印象。所谓知性,是一种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状态。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经常会表现出知性的神态,因为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一个和谐、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里工作,所接触的工作内容涉及大量的理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知性的气质和风度。对于知性的人,表情平和是他们的一大特点。

同知性对立比较鲜明的是演员。比如有某些素养的演员,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控制哪一只眼睛流出眼泪。而且,演员要善于模仿各种表情,有时甚至还需要做出十分夸张的表情,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比如赵丹在拍摄电影《聂耳》的时候,有一场戏是聂耳到电影制片厂去应聘演员。导演让他笑,他立刻就做出开怀大笑的表情;导演又马上让他哭,他的表情旋即变为悲伤。这是做一个好演员的基本素质。

再比如,吴启华在《倚天屠龙记》这部电视剧中饰演张无忌一角。张无忌得知赵敏已经去世,来到赵敏的假坟前,吴启华就做出一个十分夸张的悲伤表情,来表现“张无忌”对“赵敏”死去的无限伤痛。可以说,表情是演员的看家本领之一,也是人类宣泄情感的途径和晴雨表。

演员和歌手由于职业需要,有时要刻意隐瞒自己的恋情或婚姻。可是,娱乐圈里的一对高颜值情侣,尽管一再掩饰,也还是逃不出微表情对天机的泄露。恋情的男主角,在做一次访谈节目的时候,被主持人问道:如果你成为火星上的第一批人类探险者,你希望陪伴在你身边的是XXX吗?意指绯闻的女主角。听到女友的名字,男演员先是微微地愣了一下,然后开始咽口水,身体也出现后仰的姿势。

据专家分析,咽口水明显表示紧张,因为此时肾上腺素和血压都会升高,口渴的症状就会出现,表现出一个人内心冲突很激烈。而后一个动作,身体向后仰,是放弃抵抗的表现。之后的情况也证明,男演员的确是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选择了那个女演员。

表情无处不在,甚至无所不能。对表情细致入微的观察,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读心术的要领。

很多人都以为,名人皆是心理素质比较好的人。首先,他们情商比较高,心理素质本身就很健康、阳光;其次,他们经历的事情多,见过无数大场面,这些都为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取得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名人的心理就没有波动吗?换句话说,我们如何从一个名人微妙的表情变化来识别他的情绪?

其实这是不难办到的。因为名人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会紧张、气愤、甚至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发作。举个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作为世界知名的钢琴王子,曾在很多年前就来到中国。在做一期电视节目的时候,他不小心把观众献给他的花束掉到了地上。但是他很有礼貌,没等主持人或其他工作人员帮他捡起来,而是自己捡了起来,然后向台下走去。其实这一刻,他是有一丝尴尬的。

西方人经常会怀有一种民族优越感。可当面对中国观众的时候,理查德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和一群完全陌生、跟自己的国家民族完全不同的人,他的紧张情绪从他不慎掉落的花束上已经表现出来了。而从他随后略带尴尬的微笑表情,也可以看出他其实很窘迫。因而,即使是阅历无数的名人,在面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环境时,也会变得毫无把握,惊慌失措。只不过,人类掩盖自己情绪的本领会发挥一定的作用罢了。

2001年,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同世界第一男高音帕瓦罗蒂齐名的西班牙歌唱家多明戈到中国上海演出,就曾因为中国观众的含蓄内敛而内心紧张,导致了失声的失误,而友好的上海观众仍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在采访多明戈时,他的话语里表现出明显的紧张情绪,害怕中国观众不喜欢他,不接受他。再加上感冒等原因,他出现了少有的失声情况,不能不说这主要是紧张所致。

以上例子说明的是情绪影响名人的行为和声音。那么,情绪会影响表情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曾为亚洲首富,操一口流利的英语,会令他的个人魅力瞬间大增。2011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当美国女记者现场采访马云时,相信第一次看到马云用英语接受采访的观众都会对其优秀的听力竖起大拇指。他听完女记者的问题,常常是不假思索,几乎不停顿就直接侃侃而谈,显出高超的语言天赋和流畅的思路,看不出丝毫紧张。可是,马云从来就没紧张过吗?

在达沃斯论坛,当男主持对他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倾听这个问题的马云不自觉地紧抿了一下嘴唇。这就是一个微表情,表明那时的他有一点紧张。马云也不可能永远不紧张,他在倾听提问的时候也需要全神贯注,以免在老外面前出糗。而他的“微表情”就透露了这一点。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出名的女演员,在观众眼中,她有着超强的心理素质。在一次采访中,被记者问到一个比较尴尬的话题,涉及她年少无知时口出狂言留下的把柄,她当时停顿了一下,眼睛不自然地瞟了记者一下,淡淡的笑容也消失了,瞬间变得严肃。这也是一个微表情。当然,毕竟这位女演员非常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来不因激动而失控。所以,人们仅仅能察觉到她有短暂的停顿。

显而易见,即使是身经百战、沉稳老练的名人,也会在不经意间被表情出卖。可见,人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人的情绪波动不可能不从表情上反映出来,但有些表情是人们故意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比如,如果一个人显出超过1秒钟的惊讶,就很有可能是假惊讶。不过,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掩饰,即使一个不到1岁的小孩子,也可能表现出极度愤怒的表情,即眉毛下压,上眼睑抬高,下眼睑紧绷,甚至口型都做出因愤怒而呐喊的形状。因而,人类的表情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子也许不知道什么是愤怒,可当他感到不高兴的时候,也会流露出完美的愤怒表情。

除了泄露每个人心里的“天机”,表情还可以使情绪被传染。当人们看到一张极度惊恐的脸,就会感受到那双恐惧的眼睛里看到的一定是不同寻常的令人惊悚的事物。联想到这里,人们也会随之受到感染,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仿佛自己也看到了那幅惊惧的画面,被那张惊恐的面容吓到了。

而快乐和微笑的“传染性”,早就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这就是为什么服务性组织要求员工要“微笑服务”,要对顾客有礼貌的态度,要使客人“宾至如归”,感到温暖和贴心。通常,小生意的业主如果对顾客笑脸相迎,生意也会做得不错。如果每天板着一张脸迎接顾客,生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在一些省市级电视台,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都需要面带一丝微笑的表情主持节目。在一些跨国公司的年报里,每一幅员工的照片,上至CEO,下到最基层的普通员工,都必须是面带笑容拍照,以便把良好健康、蓬勃向上的企业形象传递给年报的使用者。这一切,都是假象背后的“真实”。

4。多听听“弦外之音”

听得懂弦外之音,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欧阳修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佳句,也渗透着“弦外之音”的味道。当然,听懂弦外之音,知道对方话里有话,需要丰富的阅历和一定的智慧。

“弦外之音”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表现,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情世故。美国文化人类学家Hall提出高低背景文化的概念,即高语境和低语境。这一理论,深层次地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文化价值维度和行为特征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社会的成员在传递信息和表感情时,喜欢用隐晦、间接、含蓄的方式进行;而低语境文化社会的成员喜欢以直白坦率的方式沟通交流。高语境文化以集体主义为主导,追求整体的和谐,尽力避免冲突和对立;而低语境文化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喜好采取正面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社会,而美国则比较偏向低语境文化的范畴。

弦外之音,即是言外之意,是指在语言里间接流露,而不明确说出来的意思。这个词的出处是南北朝时宋朝范晔著的《狱中与诸甥侄书》,其中有语: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能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是待人接物必要的技能之一。

在中国,很多时候崇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赞许“点到为止”的中庸。在这样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中,很多时候人们说话的意思不是靠字面一字一句清楚表达出来的,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讯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各自的悟性来体察。所以,如果听不出别人话里的“弦外之音”,彼此之间很可能会产生误会或隔膜,久而久之,容易影响双方的交流和情感的表达。这在恋人之间尤其如此。

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男人会为自己终于听得懂妻子的“弦外之音”而感慨,自己的确是成熟了。而且,这也会给家庭生活和爱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契机,会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和谐、更深厚。可见,听得懂别人,尤其是家人、朋友、领导、同事等利害相关者的“弦外之音”,是一个人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