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说明,在有重要任务需要交代和嘱咐给他人的时候,即使是一家人,也不能认为他完全可以把事情办得滴水不漏。责任的另一端就是权力。承担一定责任,也就会有相应地权力在握。如何有效地行使手头的权力,不但需要代理人有过硬的人品,还需要他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任人唯亲的坏处就在于此。更何况很多情况下,即使是一家人,人品也不一定就完全可靠。
而利用微表情和读心术,即能探测出犯罪嫌疑人在面对组织赋予的权力时,是否有渎职和犯罪行为。
微表情专家姜振宇博士就曾面临这样一次考验。襄樊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李雅丽请他帮忙观察一个犯人的表情和动作,来协助破案。姜振宇一边认真地看着电脑屏幕,一边用手在纸上画着什么。
电脑显示器里,一个贪污罪嫌疑人正在接受审讯。他拒不认罪,话不多,哼哼哈哈地应付着询问人。视频的时长只有1小时,但姜振宇不敢怠慢,一直研究了4个小时,还是一言不发。李雅丽有些焦急了,来回踱步。这时,姜振宇开了口。他说,此人犯罪几率较大,工行卡储蓄是破案的关键。
他分析说,这个人一开始胎胎歪歪,有气无力,眼神不敢直视检察官,是一种厌恶情绪。检察官说了半个多小时,他只用一声“嗯”来作答,表明内心的恐惧,不敢和检察官对质。等检察官说出“赵刚”这个名字时,嫌疑人的右肩稍稍一抖,抬头看了检察官不到1秒钟,立刻恢复原样,这表明他在说谎,而“赵刚”这个人名刺激了他。故此姜教授分析,“赵刚”和嫌疑人关系不一般,肯定不只是同事这么简单。
在检察官问到工行储蓄卡的时候,嫌疑人抬头看着检察官,问道:“工行储蓄卡?”然后一改常态,开始为自己辩解,说储蓄卡并不是自己亲自办理的,也不知道在谁手里,等等。生硬地重复问题,表明为撒谎做准备。而工行储蓄卡正是嫌疑人“阿基里斯之踵”。由此,姜教授认为,只要把工行储蓄卡作为突破口,案子就有希望告破。
李雅丽竖起大拇指,笑着对姜振宇说:“成功!”原来,姜振宇看的视频是已经审理完的案子,犯人苏某,跟同事赵刚串通贪污工厂50多万元公款,每次都用工行储蓄卡转账。赵刚认罪了,但苏某拒不认罪。检察院没有办法,只能在认定完整证据链条已经形成之后,以零口供公诉苏某。在法庭上,检察官出示证据,苏某只好交代罪行。工行储蓄卡是他办理的,藏匿在朋友处。案件的结果跟姜振宇的判断基本一致。
以上事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受人之托,都会形成某种形式的自由裁量权。而相对的是,每个人也都有可能交代或拜托给他人一些事情,让他们代为办理,无论是下属或是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事,都会产生受托人是否够格的问题。这需要对受托人从人品和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衡量。如果不合适,切不可轻易托付,否则极易造成鸡飞蛋打的局面,无法收拾残局。
3。以屈为伸的冻结反应
乔·纳瓦罗认为,人和动物应对威胁和苦恼的时候,不止有战斗或者逃跑两种策略,还有第三种,就是冻结反应。事实上,这三者的顺序是先冻结——再逃跑——最后准备战斗。
冻结反应的起源在大约100万年前,人类的始祖在跨越非洲大草原的时候面对很多食肉动物的威胁。这些食肉动物通常对移动的物体敏感,所以人类通过静止不动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食肉动物的侵害。
纳瓦罗在描述冻结反应时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一天晚上,他们一家人正边看电视边吃雪糕,突然门铃响了,这是非常少有的情况,纳瓦罗和所有的家人都在一瞬间冻结了。后来才知道,按门铃的是他姐姐,她忘记带钥匙了,一家人才恢复了正常的轻松状态,打破了冻结反应对他们的束缚。由此可见,冻结反应是人在面对危险或自以为的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本能的反应。
中国人虽然没有率先提出“冻结反应”的概念,但在古代,很多上等人才都是以屈伸有时为特征的。《周易》中有“潜龙勿用”,意思是说时机还未成熟,不能轻举妄动。孔子也认为: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朱熹更是认为,退自循养,与时皆晦,才能切合屈伸消长的万古不易之理。
尺蠖蜷缩身子,鸷鸟会趴在地上,蛇会决脐而走,表明动物都有以屈求伸的办法和智慧,以便有效地保全自己。人类难道还不如动物吗?当然不会。因而,人类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为以后的发展韬光养晦,进而待时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冻结反应”,以静制动,以屈求伸,才能让自己免遭厄运。
那么通常情况下,什么人有权决定我们的命运呢?上司?领导?老师?也许都有权,也许还有其他什么人,这些人至少在一定时间段之内,会对我们的命运有很强的控制力。对于他们,我们是否应该百分百信任,觉得他们不会对我们自身造成什么威胁呢?这自然是愚蠢的想法。当你的命运和生杀大权被握在别人手里时,决定你命运的动向,皆在其一念之间。相信人一念之间的想法,就如同相信空气不会流动,或月亮没有盈亏的变化一样,不但不可能,而且几乎永远不会实现。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狼和小羊》的故事,讲的是一只狼来到河边,看到小羊在这里喝水,就想把它吃掉。但苦于没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便先责问小羊:“是不是你把水弄脏了,害得我不能喝到干净的水?”小羊回答:“我在上游,您在下游,我怎么会把上游的水弄脏呢?”狼还是不肯罢休,又恶狠狠地说小羊在去年骂过他的父亲。小羊非常吃惊地回答:“我去年还没出生呢。”狼无话可说,终于露出凶恶的牙齿,对小羊说:“你再辩解,我也不会放过你。”于是扑上去把小羊吃掉了。
这则故事固然有奴隶制社会的时代背景,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小羊的生杀大权掌握在狼的手里。它们一个是强者,一个是弱者,在力量上相差悬殊,不可比拟,小羊只有坐以待毙。即使暂时不如此,也不应该相信狼会轻易放过它。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在面对强大得足以压倒自己的力量时,需要“潜龙勿用”,尽量不惊扰对方的道理。
历史上实施“冻结反应”的著名人物之一,是汉光武帝刘秀。王莽篡位之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刘秀和他的哥哥刘演在南阳蔡阳顺势起兵,打着重建汉王朝的口号,兴师加入绿林军。同族人中有个叫刘玄的人,进入平林兵之后被推举为更始将军,后来并入绿林军。公元23年,刘玄称帝,被称为“更始帝”。王莽政权倾覆后,更始帝定都长安,背叛了起义军,杀了很多农民军将领,刘秀的哥哥刘演就是其中之一。
按一般人的思维,刘秀与刘玄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刘秀却不动声色,没有找刘玄的麻烦。他若无其事,隐藏得很深,另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在面见刘玄的时候,他低声下气,神态平和,对刘玄杀哥哥的事只字未提。他不穿孝服,也不为哥哥操办丧事,而是跟平常一样,言谈举止上也看不出有什么悲愤之状。
难道他真是铁石心肠吗?也不尽然。他哥哥本来是有战功的,可却由于内部的夺权斗争而丢了性命,他怎能咽下这口气?虽然他白天装得平静自然,晚上却时常一个人躺着流眼泪。哥哥未尽的心愿,他没齿难忘。可是他知道,自己眼下是刘玄的部下,如果不隐藏自己,与刘玄对着干,很可能会被杀头,跟哥哥一样做了冤死鬼,那又有什么机会报仇呢?以后的事业又何从谈起?他知道自己曾在昆阳大战之中率领13骑兵突围驰援,是有功之臣,刘玄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可他没有表功,没有一味强调和炫耀。刘玄见刘秀如此海量,深感愧疚,良心发现,便任命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候。
刘秀趁势得脱,到了河北一带,施行仁政,笼络民心,并积极争取当地地主和官僚的支持,慢慢做大。当他感到自己的实力已经能跟刘玄抗衡的时候,便正式与之对立。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战胜了刘玄,建立东汉王朝,并陆续统一全国。
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说明,对于能暂时主宰你命运,并与你有尖锐矛盾和瓜葛的人,千万不要相信他会轻易放过你,或者你冒犯他,他也不会加害于你。这是天真幼稚的想法。刘秀正是看到了刘玄实力的强大和自己暂时屈居人臣的不利地位,才不敢惊扰刘玄,以免一语不慎而将自己置于死地。
历史上,除了刘秀,以屈求伸的例子不胜枚举。商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他荒淫无度,残暴无德,日夜与妲己和宠臣们过着酒池肉林的腐朽生活。他只知打猎游玩,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微子是他的庶兄,多次劝谏他无果,气得愤然出走。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一直坚持劝谏,不曾停歇,结果被他处死之后剜出心脏,说要看一看比干的心到底是不是像圣人一样有七窍。
纣王的另一个叔父箕子见状,非常害怕,感到丧心病狂的纣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对他下毒手,于是披散开头发,胡言乱语,装疯卖傻,以便迷惑纣王。纣王见状,没有杀害他,把他关进了大牢。
箕子这种以屈求伸,示假隐真的计策效果显著。在商纣被周武王灭掉之后,箕子被放了出来。他看到周王朝让人民得到了安定和公正,就献出治国之策,成为圣君的老师。后来他被封在朝鲜从政,又积极使该地变为华夏文化的一份子。难怪《易》里面会说:“箕子之明夷”。意为箕子能做到韬光养晦。唐朝柳宗元更是认为,箕子是符合“大人”之道的,因为他能做到“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即在危难之时仍然保持正直的品质,将治理天下的道理交给圣主,并用王道教化人民。
箕子的故事说明,对于一些具有像狼一样残暴性情的人,如果不小心防范,很可能会如同比干,不但达不到纠正其错误的目的,还会危及自身,落得悲惨的下场。这虽然已经是历史的过去时了,但还是提醒着人们,不要对驾驭你命运的人过分相信。
如果你们之间有敏感的仇隙,就更应该提高警惕,在自己的力量无法与其抗衡的时候,先不要打草惊蛇,要做到“潜龙勿用”。否则,就会过早地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难以脱身,更无法实现慢慢增强自身实力的目标。
4。不要为了赚钱而头脑发热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人生的抱负,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急于赚钱的心理。很多骗子就是抓住这一心理,才实施骗术。
其实,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呢?就是因为人们被自己急于赚钱的心理所驱使,误以为天上可以掉馅饼,没想到到头来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杜洋住在桓台县,三十来岁的年纪,还是待业人员,每天无所事事,心里时常感觉空落落的,认为自己一事无成。
这天,他正在家里闲得发闷,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电话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接听电话后,听到那头有个男人的声音:“我是赵亮,桓台县武警大队的后勤兵,你还记不记得我了?”杜洋一听,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人,便说:“你打错了,我不认识你。”说完就想撂电话。可是那个自称是赵亮的人接着对他说,不可能呀,我给你打过电话,难得是我记错电话号码了?我上次跟你说要给部队采购一批军用帐篷的事,你忘记了?
杜洋越听越糊涂,心想,什么军用帐篷啊,便不耐烦地回答:“我不知道,你打错了,你再核对一下电话号码吧。”电话那边的男人又问杜洋,你不是卖军用帐篷的吗?那你有没有军用帐篷卖?杜洋说自己不卖军用帐篷,那人又说:“上级安排我让我执行采购军用帐篷的任务,但是我最近正好没有时间。我知道有一家上海的军用帐篷公司有大量货源,你能不能帮我采购一下?”
杜洋本来闲得无聊,心里也很烦,一听对方让自己帮忙采购帐篷,不禁眼前一亮。以前他也曾跟叔叔做过小生意,知道怎么对缝。如果帮这个叫赵亮的军人采购帐篷之后再卖给部队,就可以在这里面轻松赚取差价,何乐而不为呢?他眼珠一转,便答应了赵亮的请求。之后,赵亮给杜洋提供了上海那家公司的电话号码,杜洋便迫不及待地给对方打了电话。可是那家公司却说,如果采购的话,需要先垫付8000元的押金,货到后再把押金如数返还。此时的杜洋,被一种急切的赚钱心理所左右,全然忘记了戒备,匆忙之下就把8000元钱汇入了对方提供的账号。
等到钱已经汇过去了,杜洋再打电话跟赵亮联系,对方手机关机了,那家上海公司的电话也关机了。杜洋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上当了。他后悔不迭,急忙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不过,案件的调查结果,警方和杜洋本人至今都没有公布。
显然,很多骗子会抓住人们急于赚钱的心理行骗,这提醒着人们,千万不能因着急赚钱,就被骗子利用了,最后不但钱没赚到,还让自己白白蒙受损失。在一个市场开放的年代,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面对人们容易受到金钱利益诱惑,反而害了自己的事实,老子早就提出这样的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名声和生命,哪一样跟你的关系最密切呢?生命和钱财,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得到利益和丧失生命,哪一样是病态呢?这些诘问直到今天仍能起到很强的警示作用,告诫人们,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小利,而使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种轻松就可以赚大钱的承诺,只是骗子用来欺骗人的噱头和幌子而已。
一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何女士在网上冲浪,不经意间看到一则小广告,上面写着:网络兼职轻松赚钱,帮你实现理想,潇洒生活!然后就是急招兼职的广告,对应聘者的要求很低,只要会网上购物就可以,每天工作1到2个小时,就可以赚到120元-27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