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也非常识货,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凳子上的银壶和杯子。
银壶和杯子也不辜负老爷子赏识的眼光,在他面前发出更加逼人的银白色光芒和金色光芒。
尹老爷子虽然见多识广,但还是让他非常疑惑和震惊。
尹老爷子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从哪里弄来的这么金贵的一把银光闪闪的大银壶和两个金光闪闪的金银合金造的银杯子。
尹老爷子赶紧从作坊一个老旧柜子的几个老式抽屉里,东翻西找,终于找来他的那副黑框老花镜。
这老花镜,还是孝顺的二儿子尹德芳在一次在广州出差时给他买回来的,他一直当成宝贝放在自己觉得最为稳妥的抽屉里。
尹老爷子想看清眼前的银壶,到底是不是纯银真货?尹老爷子慌慌张张地戴上他的老花镜,小碎步快步跑到尹德芳面前的小方凳前。
然后,尹老爷子蹲下身子,他活像一个财迷,眼睛眯起一条缝,小心翼翼地提起小方凳上这把大银壶,掂量掂量银壶的份量。
“嗯,这是纯银质的真货!
真货啊!”
他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着,望着饱满圆润的银壶,他一下子点头,一下子又摇头。
搞得尹德芳反而摸不着头脑。
尹德芳也不去想老爷子为何一下子点头,一下子又摇头。
因为尹德芳不想打扰老爷子欣赏银壶,只是端着茶杯,站在自己老爹身边,慢慢地品味老爷子的热茶。
同时,尹德芳带着一种少有的骄傲和自豪表情。
毕竟这是他师傅康大器赠送给自己最得意的宝贝,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最贵重的礼物啊。
尹德芳知道,老爷子对手中的物件已经达到爱不释手的程度。
老爷子走南闯北,他非常懂得欣赏艺术品,也知道这件艺术品的价值不菲。
只是尹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受到自家条件的限制和自我眼界的局限,没敢涉足贵金属器具加工制作。
一直以一种老思维固守他的锡器铁器小五金作坊。
如果当年的尹老爷子,他早一点踏入贵金属行业,尹老爷子早已经成为银壶行业的领军人物,甚至成为全国知名的贵金属制品制作领域的顶级大师了。
当尹老爷子用手提起饱满的大银壶的时候,他脸色凝重,眼神少有的犀利,他态度极为严肃。
提在手里的大银壶有少许沉,他暗自思忖,这把大银壶,应该是纯999足银造才有这么重的份量。
然后,尹老爷子开始举着这把大银壶,转着圈细看。
从壶盖看到壶底,从壶身外面的花纹看到壶内的打磨。
一会儿举着银壶离自己老花镜远一些,一会儿又举着银壶离自己老花镜近一些。
一会儿戴上老花镜看,一会儿又摘下老花镜仔细瞧。
这银壶的整体造型:壶身饱满大气,圆润大方又典雅,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尹老爷子又仔细端详银壶壶身上錾刻的花鸟虫鱼图案和壶底的印章。
接着欣赏银壶的壶口,壶耳,壶把,壶盖等部位。
银壶的每一个部位,尹老爷子都忍不住用手触摸,感知细部的细腻和圆润,这些地方都打磨得非常光滑,圆润和完美无缺。
他暗自感叹,这是国内顶尖级银匠大师的精品之作啊!
尹老爷子还发现,银壶的每一处工艺的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精细,精当。
欣赏完之后,他断定,这是一位顶级大师的作品。
欣赏把玩银壶之后,又开始把玩两只银杯。
银杯,构造奇特。
大环口,小蛮腰,底座圆润。
拿在手上,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