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是我们点儿的人举报的吗?
“不会吧?我看你们点儿里,彼此关系都挺好的啊。”
许明绮把手里的花生吃完,又慢慢悠悠地说了一句:
“陆团长说,也是黄英姐赶上好时候了,若是前几年,匿名举报信很常见,知青办大多是宁可信其有。
这两年,只有信件举报,找不到举报人的话,原则上会被认定举报不实。”
这话也是事实,若是前几年,只有举报没有诬告。
可从去年开始,中央已经开始整顿措施的实施,对于似是而非的问题是要查清楚的。
只是,连山公社的知青办王主任,嗯,宁可错冤别人,不愿牵连自已,这才有了黄英的回城申请因为一封匿名信就被打回的事情。
许明绮瞟着坐立不安的耿杰,拍拍手就去了黄英的房间,拿了两件衣服打了个小包袱就离开了。
林楠等几个女孩子刚送许明绮到院子外,就碰到在等许明绮的陆怀瑾。
“我送许明绮过来的,就得送她回去,你们进去吧。”
林楠几人都有些怕浑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陆怀瑾,听到他这话,立即做鸟兽散。
陆怀瑾把许明绮手里的包袱接过来:“有眉目了?”
“嗯,应该是那个叫耿杰的男知青,不过知情人应该还有王红俊,李志高。
看耿杰的表情,很可能会去知青办,亲自举报。”
陆怀瑾点点头:“我会让人留意他的动向的。”
两人不算熟,陆怀瑾又是个话少的,说完知青点的事情,就是一阵沉默。
直到快到村子,陆怀瑾才又开口:“许明绮,中央可能明年就恢复高考了。”
许明绮在系统里时,已经了解了很多未来的历史以及原小说的故事走向,明年确实会恢复高考,陆怀瑾就是明年考到京华大学的。
陆怀瑾脸色很认真;“据说这次设置的门槛不高,除了在校没毕业的学生,其他人像工人、农民,知青等等,都能报名。
第一年恢复高考,门槛又低,必然有很多人参加,竞争不小,你有信心吗?”
许明绮懂陆怀瑾的意思,她只读到初一,若是能在明年参加高考,就不用再回过头去读初中了。
以后,这样的机会怕是不多。
可是——
“我家是右派,我应该是没资格参加了。”
严格说来,在政策上,哪怕许家没有平反,许明瑞和许明绮也可以高考报名。
可政策归政策,实际每个地方的政审标准是不一样的,在江辽,政审很严。
许家又是“右派”
这种比较重的罪名,还涉及到省力耕种机的事情,前世,公社驳回了许明瑞和许明绮的政审表。
许明绮今天中午还在想,该怎么脱离许家。
恢复高考第一年,考生是以知青和工农阶级为主,虽然录取率不高,但是对于有文化底子的人来说,难度不大。
到第二年,高考人数比第一年还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应届高中生,和已经恢复学习动力准备了一年的知青,对于许明绮这种没有上过高中的人来说,难度就大了。
前世,许家就是在恢复高考第二年平反的,许明瑞考进京华大学,许明绮折戟败北。
许明绮想要读高中,三年后再战,可顾娇娇怀孕了。
彼时,许燕山是京华大学校长,乔玉是京华附中教导主任,许明瑞考上京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