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走到距离围墙大约百步的地方,深吸一口气,扬声喊道。
“墙上的好汉!
我们是从颍州逃难过来的百姓,并非歹人!”
“听闻柳家庄能人辈出,广纳贤良,特来投奔,还请庄主给条活路!”
他的声音洪亮,在这空旷的野外显得格外清晰。
李铮在瞭望塔上看得分明,那人虽然形容狼狈,但是跟旁边的人完全不同。
他略一沉吟,对身旁的庄丁道:“去,打开一道小门,把那个喊话的人放进来。
其他人,严加戒备!”
“是!”
很快,庄子的一扇偏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隙,那个为首的流民在几个手持长矛的庄丁的“护送”
下,走进了柳家庄。
他被带到了李铮面前。
李铮打量着他,此人大概三十多岁,眼神清亮,身上带着寻常流民没有的那种沉稳。
“你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外面那些人,都是你的同乡?”
李铮开门见山地问道。
那人对着李铮深揖一礼,不慌不忙地答道。
“在下姓孔,名文辉,颍州人士,曾是个塾师。”
“外面那些,都是一路逃难过来的乡亲,约莫有七八十人。”
“我等听闻柳家庄乐善好施,庄主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故而冒昧前来,乞求收留。”
“七八十人?”
李铮眉毛一挑。
“孔先生,你可知我这柳家庄,拢共也不过数百口人。
收留你们,我柳家庄怕是……”
孔文辉微微一笑。
“李庄主,在下知道您在顾虑什么。
七八十张嘴确实不是小数目。”
“但如今这世道,多事之秋,柳家庄虽有坚墙利兵,但人手终究有限。”
“我等虽是流民,却也并非全是老弱妇孺,其中尚有不少青壮。”
“若庄主肯收留,我等愿为柳家庄效犬马之劳,共御外敌。”
“人多力量大,柳家庄若能容纳我等,实力必然大增,在这乱世之中,也更能自保。”
“恕在下直言,柳家庄如今的声势,怕是早已引人觊觎,若无足够的人手,恐怕……”
这孔文辉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
李铮听完,眼中闪过欣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