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个悖论啊。如果没有办法让我把学习当做喝水玩乐一样,那么这个理论就行不通啊,也不知道那么多个专家怎么研究的,就没我一个学生通透呢。
现在我看待生活啊,解决问题啊,就真的和做阅读理解一样。生活中就是让你我小心翼翼,让我看你脸色,要我察颜观色,像这些东西我都在学,并且已经有了一定成果。然后这一下你又突然来一句啊,不要想那么多,你要单纯一点,人际没有那么复杂的。好,好好好好,那人际交往的事那么多,叠起来多厚啊,多少个文字呀?我这写的一点小说文本量能超过这些哲学人际书吗?
是的,他们尝试用文字去描绘所谓的人际关系的智慧。用了一大堆文字还是让你去理解,去思考。但这和你在实际中运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就拿现在我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吧。我尝试让他们去理解我,但后来我发现,罢了吧,他们会伤心的。我心中的那份真实,最好所有人都不要看到。而父母的教育我的时候啊,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沉默,要么是反驳。
如果你选择沉默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呢继续说你。那对以后的关系估计也是不怎么友好。
如果你选择反驳的话,他们就会说你做事情太急躁了,然后开始胡思乱想了。
那你告诉我咋整吧?我建议还是用书上的话回答:当家庭遇到矛盾的时候,并且沉默还有反驳都是不可行的时候,那么就尝试转移话题吧。
好的,我看我爸也是还保留着一点想看我聊天记录的小习惯,也是完全没有吝啬,直接把手机递过去哈。还是很可惜,嗯,没有跟女朋友的谈话,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
所以说就谈你父母喜欢听的呗,比如说呀,我在学校认识了几个女同学啊,怎么怎么样。这才像是家常嘛,而不是吃饭的时候那一句说啊,你要单纯一点就不要胡思乱想了啊,不要把所有心思放在小说上。
好,好好。那我13本《笨蛋笔记》写的时候,咋不说?没日没夜搞学习的时候咋不说?硬要算的话,写小说这件事情在我一天的时间占比中,他甚至是连5%都不到的。
如果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我甚至最长停更一周。呃……所以我建议不要没事找事。
写字这个问题,目前为止作者也有在关注。但是普通话这个问题,真的是跟着婴儿一样到晚上去“邯郸学语”了是吧,其实我这里一直是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就是一张口说话的时候鼻子就会堵着,然后就会出现很重的鼻音。但父母的话认为我可以克服这个东西。
呃……有没有可能我早就尝试过了?好吧,不要我觉得,要别人觉得……但问题又来了。你到底要我咋子滴?
那是不是就和学习一样啊?说没有什么做不会的题,也没有什么考不到满分的卷子,每天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不够专心。
啊,好好好。那这么一想好像也没问题。实际上我这一生中啊走过了很多别人的路啊,也听别人的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呢发现啊有一些东西是对的,而有一些呢会让你摔个大跟头。
其实我现在还是比较迷茫的。姐夫呢是一套,父母呢是一套,老师呢又是一套。离谱的是其中还有一些观点相冲了。我你说我请谁的,是吧?那我最后是不是还得听自己的,听其中一人的会被其中两方说,但听自己的会被三方说。
这个时候呢我们又得发挥到那个我母亲给我看的那本人际交往书里面第四模块的内容了,真的是笑死我了,我记得这是哪一章的,但是却忘记这本书的名字了,哈哈哈。果然人际交往只是个幌子罢了。
好的,作者教你们怎么用书里的方法解决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选取对自己有用的,并且结合当今局势……。”
好事情都给你说完了。我本就没有翅膀,你硬要我飞是吧?说的倒简单,这谁不会啊?模棱两可啊,与其让我在这里猜测还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思想。不如教教我怎么把敌方给拖下去?
总而言之就是,我——阿疯,一个公认普通的学生,你又想要我考公考干,又想要我有一个正常的思维,一颗上进的心,甚至是良好的人际智慧,
不仅如此,
你的普通话要标准流利,
写的字体要翩若游龙,
待人要得体,做事多想想。
平时多思考,四处都看看。
长长小见识,混个公务员。
信仰是次要,存活最重要。
精神好,身体强。
上能追女人,下能开摩托。
成年不是梦,能力要均衡。
考公是前途,考干是正确。
德智体美劳,然后别多想。
……你自己听听在说些什么?啊,又叫我不要多想,又叫我去考那么多牛逼的东西。啊,除非我能将学习当做乐趣。那你硬要这么说的话,我将文学用于生活当中深入结合,那也算一种学习啊,咋又不说了,做到了又不高兴了。
啊,又想要这样又想要这样,那世界上哪有那么两全其美的事?什么便宜都给你占光了,这合理吗?所以说还是得看人的。
天天谈这种东西会把人的努力给异化的,知道吧。什么东西极端了都不好。考公考干,天天考公考干。嗯,想过考公考干的每年多少人吗?名额有多少吗?
您们儿子何德何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