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连营的帐幔蒙着一层灰扑扑的尘土。
一股令人窒息的混合气味充斥在军营里。
那是汗臭、晒干的牛、马粪、还有远处伤兵营飘来的、若有若无腐败血腥。
“将军。”外部督营的辕门前,守卫士兵朝着朱熊行礼。
朱熊扶着刀,带着亲兵大步往里走。
“阿兄!”朱损前来迎接。
朱熊环视了一圈,眉头微微皱起,小声道:“先去你的营帐。”
“好。”
朱熊、朱损兄弟是大司马朱据的儿子,一个任虎林督,一个任外部督,属于中军系统。
进了营帐,朱熊直接坐在胡床上,开口问道:“伤亡多少人了?”
朱损面色一沉,欲言又止。
“说吧。”朱熊道,“跟我还有什么可隐瞒的。”
“伤八百三十五,亡四百八一,还有一些失踪的没有算在内,姑且算折损近半。”
“这么多!”朱熊有些恼火,“合着你营三千精锐,就这么让诸葛恪当炮灰使?”
“这里面大多都是我自家部曲,我家吴郡豪族,又不可能舔着脸像北人和会稽佬那样去山越抓壮丁!”
“军令如山,弟不敢不从啊!”朱损委屈道。
“屁!”朱熊拿手掌拍了一下弟弟的头,“看看陆氏的陆祎是怎么打仗的?”
“你就不会先派点老弱上去扔几具尸体,之后精壮在城下半打半吆喝,晚上再垂头丧气地回营,第二天直接就跟说诸葛恪说伤兵太多,攻不了,他又如之奈何?”
“你啊,就是个愣头青,诸葛恪就是看你傻,才这么使唤!”
话说,自从孙权驾崩后,中军系统就逐渐被各大家族渗透,不再是曾经孙权的私人军队。
说实话,即便当年大权在握的孙权也不能完全掌握私兵,他依然要用值得信赖的将领来替他掌军。
这些将领一般不会是吴郡豪族,多是会稽人、豫章人甚至降将。
但孙权点实在太背,出身会稽的虞钦和降将马茂,联手把他送进了太庙。
诸葛恪上位后,其实是做了一定妥协。
他允许吴郡朱氏、陆氏子弟在中军担任一定职务,且有实际的兵权。
大族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时不时地往军中安插自家的部曲。
这要放在魏蜀两国,被发现基本上是死罪。
但在吴国,却是见怪不怪了。
不过对于诸葛恪而言,让渡部分权力虽是无奈之举,但给吴人士族兵权,有时候要比掌握在孙和手里要好一些。
总而言之,目前中军的大部分将领都是他自己的人,给他们三瓜两枣真没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