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洪熙官大战四大高手 > 第六回 玉柱掷头颅公爷福死节 珠江挥眼泪方鸾英复仇(第1页)

第六回 玉柱掷头颅公爷福死节 珠江挥眼泪方鸾英复仇(第1页)

当下冯道德谦逊一番,不肯表演拳法,盖恐引起陈文魁怀疑,而自露出其身份,对于侦查少林派行踪之事,有所影响也。乃对陈文魁曰:“陈公子,日已晏矣,何不同赴天后庙前一观,待贫道认识公爷福面目,好为贵乡排难解纷若何?”

陈文魁望望天空,朝暾初上,日影尚未三竿,乃曰:“为时尚早,公爷福大抵尚未起床,盍请入堂中,先进早餐若何?”乃引冯道德入堂中。甘凤翔与陈超常亦已起来。共进早餐之后,陈文魁引冯道德、甘凤翔二人,一路向天后庙行来。

田野晨光,特别和煦,日暖春融,精神畅爽。既至庙之门前,戏棚上一片凄清,庙前旷地,观众亦散,盖是早上辰刻,距开场之时候尚远也。三人信步行至海边,望见红船两艘泊于岸边,船中人皆入梦乡,静悄悄只闻河水淙淙,滚滚东流。船尾厨子,淘米烧饭。三人伫立良久,观望数回,仍未见公爷福起床也,乃在附近徘徊数匝,随意浏览海上风光。

大约辰时已过,巳刻将临,时光已晏,行人渐多。陈文魁突见红船侧之一小窗内,有一人在此梳洗,谛视之,正是武生公爷福也,乃指而谓冯道德曰:“马老先生,此非武生公爷福乎?”冯道德又复行近海边,果见船中小窗内,一少年正在梳洗,细视其人,年岁大约廿六七岁,国字口面,浓眉大眼,熊腰虎膀,一赳赳武夫也。

冯道德细视一轮之后,谓陈文魁曰:“贫道已认识清楚矣。今可先回贵庄中,决定调解两村械斗之计可也。”

陈文魁乃与二人返回陈家庄。至厅中,冯道德命甘凤翔取出一信纸,拿起笔墨,写信一封曰:“国栋仁兄大人钧座。贫道奉高提督大人之命,侦查少林叛徒行踪,路过贵境,兹已查得丰乐年班武生公爷福一名,犯有重大嫌疑,方在贵境琶江梁家村天后庙前演戏。敦请迅即派兵到来陈边陈家庄会同前往拘拿回县法办。是为至要,顺候勋祺。武当山八臂哪咤冯道德启。”

冯道德将信写好,套入信封,上写:“袖呈林大人国栋仁兄钧启机密。”将信封好,授与甘凤翔曰:“汝速将此信快马送至清远县城,面见正堂林国栋大人,会同清远县捕快,一同回来,不得有误。”甘凤翔接过信,诺诺连声,结束停妥,飞步出门,直向清远县城而来,直至县衙,谒见县正堂林国栋大人,派兵到来,围捕公爷福。

且说陈文魁虽不知冯道德信中作何语,但知其与县正堂有书信来往,一定有相当交情也,不禁喜曰:“马老先生,汝亦与县正堂林大人素有交谊乎?岂欲藉林大人之力,调解敝乡与梁家之积怨乎?”

冯道德以手掀髯,哈哈笑曰:“陈公子,今方告汝。贫道并非马二德,实为武当冯道德也。”

此语一出,当堂几乎把陈文魁吓坏,瞠目喜曰:“老先生原来为冯道德老师傅乎?哈!闻名不如见面,今日得瞻丰采,仆真是三生有幸矣。仆曾闻得江湖人士传言,老师傅自扫平少林寺之后,隐居武当山上,不问世事,潜心练技,因何今日竟会枉顾敝乡哉?”

冯道德不答,只是抚须仰天哈哈笑曰:“好,好!今日黄昏时分,陈公子便知其详矣。”

陈文魁满腹疑团,但又不便动问。

冯道德曰:“陈公子,贫道有句话领教于汝,汝肯为我详说无遗乎?”

陈文魁曰:“冯老师傅有何话吩咐,若仆所知者,靡竭诚相告也。”

冯道德曰:“陈公子顷间所表演之洪拳,为骆象所授汝者。请问骆象师傅为花县何村人氏?”

陈文魁曰:“骆师傅为花县华村姓骆人也,仆拜之为师是在清远县城。骆师傅现尚在学习期内,不肯轻以技示人,不过家父与骆师傅之父为世交,始肯指点仆学此洪拳耳。”

冯道德曰:“贫道最好结交天下英雄,陈公子能介绍骆师傅相识,使贫道得以一瞻英雄之丰采否?”

陈文魁仍未知冯道德此来,实为侦查少林派人行踪,亦不知骆象为骆成之弟,而骆成又为洪熙官之门徒,呢手洪拳亦学自洪熙官者也。当下即应曰:“此易事耳。不过骆师傅似已不在清远县城,已返回花县华村矣。他日有机会,仆将导老师傅同赴华村拜候骆师傅若何?”

冯道德曰:“甚好甚好。如此多劳陈公子矣。”

冯道德此时,亦未知洪拳为洪熙官所创,盖当时初传于世,未有多人知晓。不过冯道德窥其拳法,与少林拳术同出一家,因此起了怀疑之心,欲一探骆象之来龙去脉,希望从其身上,获得更多之线索也。

二人谈话半日,时已不早,共进午餐之后,略事休息,以俟甘凤翔引带官兵回来。

太阳如飞而过,由早至午,由午而暮,转瞬又是日落西山,小鸟投林,已是黄昏时分。冯道德心中默念,甘凤翔腿力强健,跑路如飞,照时候推测,此时理应回来,乃出庄门远眺。陈文魁从其后焉。二人出到晒谷场上,越过庄前小桥,正眺望间,果见远远田野间,一彪人马,飞驰而至,越来越近。

陈文魁不知底细,大惊曰:“咦!冯老师傅,为何有官兵到来,岂来此捕匪乎?”

冯道德笑曰:“陈公子勿惧。请细视为首之人是谁?”

陈文魁睁目视之,为首之人,正是甘凤翔,今早带一信到清远县正堂林大人,不料黄昏时分,带得大批官兵回来,实在一头雾水,不明来意,愕然曰:“冯老师傅,为首者不是甘凤翔老兄耶?”

冯道德洋洋得意曰:“然也,此正是甘凤翔。贫道昨晚不曾云乎?公爷福以一优伶之身,来此演戏,讵竟帮梁家之人械斗,此人实可恶之极,理宜首先将其擒获回县,惩戒一番,治以助长械斗之罪。梁家既失公爷福为凭借,彼还敢与贵村作对耶?”

陈文魁果然信以为真,拍掌喜曰:“今回擒下公爷福,梁家定必屈服于我陈家矣。冯老师傅的确妙计。”忽然一想,觉得公爷福未必真个帮助梁家,乃谓冯道德曰:“冯老师傅,公爷福帮助之事,只是梁家兄弟讲之耳,万一公爷福并无帮助梁家情事,无辜被拘,岂不冤枉?”

冯道德笑曰:“官兵经已到此,不能反覆。果有冤枉情事,查明之后,释放可也。陈公子何必葸葸过虑哉。”

二人言毕,甘凤翔已引官兵百人来到矣,一见冯道德,立即上前施礼曰:“冯师叔!官兵已到,听候定夺。”

冯道德顾谓陈文魁曰:“陈公子请在庄内稍候。贫道去天后庙,为贵村排难解纷去矣。”

陈文魁不便跟随,唯唯而入庄内。冯道德、甘凤翔二人,带领着百名官兵,浩浩荡荡,向天后庙杀奔而来。

时正日落黄昏之候,日场戏已完,夜场戏未开,观众均已回家晚膳,各老倌亦回红船休息。天后庙前,只剩得三五小贩,及小童十数,一见大队官兵,从陈边村杀来,以为因陈、梁两姓械斗事,到来拿人也,莫不纷纷奔避。冯道德率领众官兵,不入天后庙,直向海边杀来,将两艘红船,团团围住。甘凤翔手执宝剑,大叫不要放走公爷福,耸身直飞上船。

斯时也,公爷福正在红船房内躺卧,忽闻岸上人声鼎沸,不知原因,举头出窗外探视,及至官兵到来,仍不知什么原故?及见甘凤翔持剑飞身上船,大叫捉拿公爷福,弊家伙,此正是无事船中坐,祸从天上来。今日捉拿自己,究竟为什么原因?及见岸上有一老道士,指挥官兵落船搜索,恍然大悟。前年,少林派曾隐身于红船之中,发生一度剧战,武生王华宝亦曾参与其事,而王华宝则为自己之师傅也。今日到来捉拿自己,其必因少林派之事无疑矣。君子不吃眼前亏,若果束手被擒,凶多吉少,自己身负绝技,百数十人,非己敌手,又何畏于官兵百名哉?立即将头缩回房中,就在床头上,抽下单刀,从房中跳出,飞出直上篷面。

甘凤翔正在篷面,耀武扬威,将艄公、船夫等打杀。公爷福大怒,大喝一声曰:“我呸!无名小卒,休得逞强,公爷福来也。”言罢,使出少林拳术,飞身上前,举起单刀向甘凤翔当头劈下。甘凤翔向后一闪,避过其刀。

公爷福既为伶人,跳扎功夫,造诣甚深,耸身一跳,全身凌空飞起,向甘凤翔头上扑来。甘凤翔向下一缩,举起宝剑,来一个擎天一柱香方式,向公爷福一插。公爷福全身在空中,其见宝剑举起,乃不落下,就在空中打两个冇头跟斗,恍若在舞台上打真军器一般,两个冇头跟斗打完,拾一声,疾如鹰隼,向甘凤翔之背后落下。甘凤翔一见,立即转马,但是已经转马不及。公爷福一落,双脚齐飞,使出一个鸳鸯连环腿,向甘凤翔脑后打来。说时迟那时快,双脚打在甘凤翔脑后,轰隆一声,甘凤翔成个由篷面打落于船旁,跌落水底。

冯道德正待飞身跃上船面来救,已来不及,只得指挥众官兵,下水救起,一面飞身上船面,大喝曰:“公爷福休得逞凶,认得八臂哪咤冯道德否?”

公爷福素未认识冯道德,但已闻其名久矣,素知冯道德为武当派领袖,武技超群,心中不免有些胆怯,然以事已至此,怯亦不得,只得寻求脱身之计,抡起手中单刀,向冯道德当头斩下。冯道德举左臂一格,单刀斩在其左臂上,轰一声,如斩木石,丝毫无损。公爷福大惊,知道八臂哪咤,确实名不虚传也,若果苦战落去,不独取胜无望,必为所擒,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一退马,双脚一蹬,凌空飞起,耸身直跃入河内,一直潜入水底,潜水而逃。

冯道德立于篷面之上,右手执剑,左手掀髯,仰天哈哈大笑曰:“黄毛小子,想借水遁乎?可惜遇着我,今日插翼难逃。此所谓上天无路,入水无门也。”

冯道德只立于篷面,仍未下水追赶。俄而,公爷福在水底,呼吸已绝,露出头面吸空气,斯时已泅开海心矣。冯道德一见公爷福露出水面,立即从船上飞身落水,运用起轻身技术,立于海中,海水只得浸及其大腿左右,大腿以上,露出水面,在水上往来自如,其状有如涉水。此种轻身技术,精于内功之人,多数能之。读者尚记得当年之少林英雄年瑞卿亦曾以此轻身技术,飞渡珠江者也。

当下冯道德既立于水面,全神注视于水上之波纹,公爷福在海底潜水,手足发动,其身虽不露出水面,但水面仍波纹可以追寻者也。是故冯道德视察水面之波纹,即知公爷福潜水至何处,一路追踪而去。未几,公爷福又须浮出水面吸气矣,不知水面上冯道德追踪而至也,浮上水面,一露出头部,不料已为冯道德一手执住头顶之辫发,一拉,成个身不由主,露出水面之上矣,大惊,差幸手中单刀,尚未抛去也,举单刀以斫冯道德。一刀砍来,冯道德又伸手臂一格,刀斩在手臂之上,仍无痛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