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知道对方不想订货时,还不甘心,进一步摆明给予他厂一定支持后,对国家、对集体的好处和意义。这样,他以负责的态度,诚恳的语言、深切的感情去感染对方,使人从内心愿意帮他一把。在协商质量和价格时,他避开容易产生争议的直接交涉方式,用大家的话“刷子做得不能孬了”和“有一分利,我们也干”的迂回方式,使买主感到放心。这样一来,他这次的收获虽然不大,但毕竟还是有的。照此下去,积少成多,获益也就大了。
能人动动嘴,说的话恰到好处,充满真诚,感动了人心。而有些人跑来跑去,却总跑不到点子上,结果白出力流汗,事情也没成功。
有时候,人在最软弱、最需要安慰时,几句贴心的话,会使彼此的感情融洽,日后请人帮忙时,可以少些曲折。
李林在学校里面和教务处主任关系不是多亲密。有一次主任由于胃出血住院急诊。李林听到后便买了一些营养品,去医院看望主任。
看着病床上躺着的主任,李林诚恳地对其夫人说:“您的孩子在外地上大学不能回来,而您又这么大年纪,像这样日夜照看,身体怕支撑不下来。我年轻力壮,身体又好。如果您需要我来替您照看一下主任的话,您尽管说,不要太客气了,再说现在也不是讲客气的时候。”ゼ妇涮托奈炎拥幕耙凰担立即把他和主任的关系拉近了许多。这以后,主任对李林的态度特别亲热,老远见到李林就打招呼,工作上也特照顾。
而事情也巧,主任出院后的一周,由于学校里要选一个年轻点的人出国深造,然后回校再执教,挑起学校的重担。这件事经过千挑万选,最后确定在李林和张键之间产生,而大权却握在主任手里。
张键平时和主任关系不是多深,此刻为了能得到这次机会,对主任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平时端茶送水,休息时便拎着礼物去和主任沟通一下感情。真是“平时不烧香,用时猛上香”。对这种人神佛是看不惯的,人也如此。
结果是学校派了李林出外深造,张键失去了机会。李林学成回校后,大胆革新,得到领导器重,一路平步青云。
フ饩褪强诓诺墓πАR桓焙每诓牛只是让说话的人张一下嘴,便取得成功。相反,没有它,你就是跑断双腿,也不会有收获。
想必李林当初也没想到,去医院探望主任时说那一番话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但事实却向他证明了他行动的正确性。少些功利性,多以平常人的心来为别人想想。“设身处地,由己类人”,这正是人际交往中的原则。
在同领导沟通时,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怎么把话说到心坎上,都是很重要的。
バ⌒ご笱П弦狄院螅决心自谋职业。一次,他在一家报纸的广告里看到某公司征聘一位具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小肖没有盲目地去应聘,而是花费很多精力,广泛收集该公司经理的有关信息,详细了解这位经理的奋斗史。那天见面之后,小肖这样开口:
“我很愿意到贵公司工作,觉得能在您手下做事,是我最大的光荣。因为您是一位依靠奋斗取得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您28年前创办公司时,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经过您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大业。您这种精神令我钦佩。我正是奔着这种精神才前来接受您的挑选。”オ
所有事业有成的人,大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历,这位经理也不例外。小肖一下子就抓住了经理的心理,这番话引起了经理的共鸣。因此,经理先生乘兴谈论起他自己的成功经历。小肖始终在旁洗耳恭听,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向小肖很简单地问了一些情况,终于拍板:“你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オ
心理学关键词
与领导沟通,要讲究说话的方法,不能长篇大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把话说得好听,还要说在点子上。
10.诱发下属的“逞能”欲望
人的情绪往往都有高潮和低潮的时候,这也同样会反映在工作上。当一个人情绪好的时候,他人的过错都比较容易包容,从而减少了相互间冲突的几率,而情绪差的时候则刚好相反。领导者不可能随时去照顾每一名下属的情绪,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给员工制造一个竞争对手,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引导他们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潜在的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别人更有优势的地位上”,或“自己被当成重要的人物”。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潜在心理就是自我超越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之后,人类才会努力成长。也就是说,这种欲望是构成人类干劲的基本因素。
这种自我超越的竞争欲望,在有特定的竞争对象时,其意识会特别的鲜明。比如一个学生,在他想得第一名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打垮竞争对手的意识,所以他才会更加地努力用功。
只要能够正确地利用这种心理,并设定一个竞争对象,让对方知道这个竞争对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地激发一个人的干劲。
有一家铸造厂,该厂的老板经营了好几个工厂,但其中有一个工厂的效益并不是太好,从业人员也没有太大的干劲,不是缺席,就是迟到早退,交货总是延误,下属间也经常闹矛盾。该厂的产品质量低劣,消费者抱怨不迭。虽然这个老板已经指责过该厂管理人员,也用过很多办法激发该厂的从业人员的士气,但始终都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有一天,这个老板发现,他交代给现场管理员办的事,一直没有解决,于是他就亲自出马了。这个工厂实行的是昼夜两班轮流制,他在下夜班的时候,拦住了一个工厂的从业人员,并问道:“你们的铸造流程一天可以做几次?”作业员答道:“六次!”老板听完后什么也没说,只在地板上用粉笔写了一个“六”。紧接着,早班的工作人员进入工厂上班,他们在工厂门口看到了用粉笔写在地上的“六”字,随后他们竟然改变了“六”的标准,做七次铸造流程,并在地板上重新写了一个“七”字;到了晚上,夜班的作业人员为了刷新纪录,做了十次铸造流程,而且在地面上写了一个“十”字。过了一个月,这个工厂变成了这个老板所经营的几个工厂之中成绩最好的一个了。
这个老板仅仅用了一支粉笔,就重整了工厂的士气。而下属们为何突然产生了士气呢?这是因为有了竞争对手。作业员做事一向都是拖拖拉拉、无精打采,可是在有了竞争对手之后,便激发了他们的士气。
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进行各种竞赛,如销售竞赛、服务竞赛、技术竞赛等;公开招投标;进行各种职位竞选;用几组人员研究相同的课题,看谁的解决方式最好等等。还有一些“隐形”的竞争,如定期公布下属工作成绩,定期评选先进分子等。你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断推出新的竞争方法。
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要想把竞争机制真正在组织中建立起来,都必须先解决下面三个问题,也就是建立竞争机制的三个关键点:
(1)诱发下属的“逞能”欲望。
下属总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其中有些人愿意并且希望能够一试身手,展现自己的才能;而有的下属则由于种种原因,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露”的状态。这就给领导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诱发下属的“逞能”欲望?’为此,通常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物质诱导的方法,即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通过奖励、提高待遇等杠杆,促使下属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另一种是精神诱导的方法,这其中也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事后鼓励,比如在下属完成了一项任务后给予其表彰或表扬;其二是事前激励,即在下属完成某项工作之前就给予其恰当的刺激或鼓励,使其对该项工作的完成产生强烈的欲望。这样一来,其求胜心理必然会被成功的意识所支配,从而能够乐于接受任务并竭尽全力地完成。尤其是对于那些好胜心或者进取心比较强的下属来说,事前激励要比事后鼓励更有效果。
事前激励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正面激励,一种是反面激励。前者是指从正面进行说服或勉励,向其明确事后的奖励政策;后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将法”。由于这种做法对人的尊严和荣誉感有着强烈的刺激,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都能成功。
(2)强化下属的荣辱意识。
荣辱意识是使下属勇于竞争的基础条件之一。但是每个人的荣辱意识各不相同。有的人荣辱感非常强烈,而有的人荣辱意识则比较弱,甚至还有的人几乎不知荣辱。因此,领导者在启动竞争机制时,必须强化下属的荣辱意识。
强化荣辱意识,首先要激发下属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重要精神支柱,是进取的重要动力,并且与人的荣辱意识有着密切联系。自尊心的丧失容易使人变得妄自菲薄、情绪低落,甚至内心郁郁不满,从而极大地影响下属的劳动积极性。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根据有关的分析,下属自尊心的表现程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自大型、自勉型和自卑型。对于第一种人来说,他们的荣辱感极强,甚至表现为受荣而不能受辱,并且他们的荣辱感往往带有强烈的嫉妒色彩。这就要求领导者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以防止极端情况的发生。对于第二种人来说,其荣辱意识也比较强,只需要你稍有引导就可以了。而对于第三种,领导者必须通过教育、启发等各种办法来激发其自尊心,尤其是要引导其认识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强化荣辱意识还必须明确荣辱的标准。究竟何为“荣”,何为“辱”,下属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现实中,荣辱的区分确实存在问题。比如说,有的人把弄虚作假当成一种能力,而有的人则对此嗤之以鼻;有的人把求实看作是无能的表现,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忠诚的反映。所以,领导者应当让下属有正确的荣辱界线,这样才能保证竞争机制的良性发展。
此外,强化荣辱意识还必须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具体地表现出来。应当让下属们看到:进者荣,退者辱;先者荣,后者辱;正者荣,邪者辱。这样,下属们的荣辱意识必然得到增强,其进取之心也必然得到提高。
(3)给予下属充分的竞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