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们提供了许多意见,并坚持接下这张订单。他们用一种“我们可以办到”的态度来得到这张订单,并且如期交货。
女作家与传记中的主人公
很荣幸,我最近同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泰柏尔女士一起用餐。当我告诉她,我正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便开始讨论人与人相处的重要问题。她告诉我,当她撰写杨欧文的传记时,曾访问了一位跟杨欧文先生共同工作了3年的人。
那人说,在这3年中,他从没有听到杨欧文对任何一个人,说出一句直接命令的话。杨欧文始终用一种建议的口气,而不是直接对人下命令。
例如,杨欧文从没有说过:“做这个,做那个。”或者是“别做这个,别做那个”。他通常会说:“你不妨可以考虑一下。”或者是“你认为那个有效吗?”
当他拟完一份信稿后,经常会这样问:“你以为如何?”当他看过助理写的一封信后,他会这样说:“或者我们用这样的措辞,会比较好一点。”他总是给人自主的机会,决不指使他的助手一定应该怎么做,他愿意让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增长经验。
杨欧文的方法,可以使人轻易地自觉纠正原来的错误。用这种方法,既保持了对方的尊严,也使对方获得了一种认同感。而这种方法,易于得到对方的真诚合作,而不会遭致反抗或是拒绝。
导师的错误
由粗鲁的长者所引起的愤怒可能会持续更久,即使他所纠正的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也会如此。塔宾瑞是一所职业学校的老师,他有一个学生因非法停车而堵住了学校的一个人口。有一位导师冲进教室,以一种非常凶悍的口吻问道:“是谁的车堵住了过道?”当车主回答时,那位导师吼道:“你马上给我开走,否则我就把它绑上铁链拖走。”
这位学生是错了,车子不应该停在那儿。但从那天起,不只这位学生对那位导师的举止感到愤怒,全班的学生都尽量的做些事情,以造成他的不便,使得他的工作更加不愉快。
塔宾瑞原本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处理的。假如他友善一点地问:“车道的车是谁的?”并建议说,“如果把它开走,那别的车就可以进出了。”这位学生一定会很乐意地把它开走,而且他和他的同学也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不要有厌职情绪
成功金言:
厌职情绪使我们失去了工作的乐趣,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及早消除它。
要消除厌职情绪,就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学会喜欢自己的职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这样才能找回一个原本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自己。
每个人在刚跨入职场之初,不但干劲十足、激情高涨,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寄予厚望;但是过了不久,就会感觉到自己像机器人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厌职情绪。厌职情绪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及早消除厌职情绪,找回当初工作时的那个激情飞扬的自己。
当我们长时间的在某一环境下工作之后,很容易成为技术娴熟的工作骨干,但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而琐碎的事务,就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工作。再加上很少得到上级的表扬,或者经常得到不好的评价,这样就很容易会有一种无助感,从而导致厌职情绪。
其实出现这种情绪,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只知道单一工作,而没有明白自己工作的价值。只要在工作中树立起使命感,明确自己要实现一定的价值的话,就能在个人工作中产生前进的动力。要在工作中树立起使命感,就会主动地为自己出点儿难题,每天都有难题处理,你自然就会活得充实,坚持不懈下去,你就能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会感到快乐。
每一天少一点乱七八糟的想法,多一点计划。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把所追求的理想职业划分成尽可能有序的各个阶段。如果发现自己目前正在任一个低级经理,或只是一名记账员,你就必须寻找一条能帮助自己达到另一职位的晋升之路。你可观察一下是否能调到另一部门,或者先谋个较低的职务,然后找机会进修。最起码也要找出妨碍你日后晋升的不利因素。循序渐进是改变不称心工作的最好方法。
情绪的变化也是导致厌职情绪的原因之一,心态调整不当,就有可能落入情绪忧郁的恶性循环中。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是放松自己有效的方法,轻松、明快的乐曲总能把自己带到快乐老家,不管情绪有多不好,只要听一下自己喜欢的曲子,顿时就能感受到神清气爽。想办法暂时告别工作中的压力,轻松轻松,不仅便于自己发现生活的乐趣,也能为再次做好工作鼓足干劲。
不要在沉重的压力下无法自拔。有些人上岗工作只知道拼命干。一开始在晚上加1~2小时班,不久便整星期地加班,最后连周末也成了办公时间。实际上,工作成了霸占他全部光阴的横蛮宾客。这类人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这样时间长了,不免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反感。
如果你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部分原因大概是你与周围同事相处不好。虽然你不喜欢与他们一起工作,但最起码也应该和他们积极相处。当你在电梯里对人微笑时,别人也会报以微笑,在办公室也是如此。以礼相待是人的本性。与相互不理不睬的人一夜之间就建立亲密关系是不现实的,但若你真诚地去改善关系,你的同事迟早会感觉到这一点。
要想改善厌职情绪,就要把工作环境变得新鲜。陌生的工作环境可以让自己感到好奇、兴奋、新鲜,什么事情都要跃跃欲试,不过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之后,这些心态将渐渐离自己远去,更多体验的是谨慎、见怪不怪、程序化地完成工作任务。长期如此,工作积极性自然下降。为此,你可以想办法为自己创造各种陌生环境,让自己好奇、兴奋、新鲜的心态永远存在,让自己感到永远充实;除了工作环境,你可以去外部开辟学习充电的各种不同环境,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充电加油,比方说积极参加单位或者社会的相关培训,努力地争取在各种场合结识专业人士等。
要学会合理地调整自我。善于安排个人精力的人总是感觉到生活是轻松的,工作是愉快的。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你应该对所有的工作都作好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结束后,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切忌将工作带回家做。对于个人的进展应该定期进行“标记”,以便让自己明白,目前已经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工作没有完成;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应该规划好完成的时间,并在某段时间,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从而使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尽量做到更加有效,而且能够很好地自我循环,自我提升。
做事不可半途而废
成功金言:
要想办成一件事情,切忌半途而废,否则,就永远成不了大事。办事最忌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也不会成功。
诺贝尔努力寻找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经历了许多失败,以至于他的父亲和哥哥嘲笑他固执,他不急躁,不灰心,耐心地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锲而不舍的反复试验和细致分析,诺贝尔终于发现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导致硝化甘油爆炸的方法,由此他第一次获得了瑞典专利权。一年秋天,他开始用雷酸汞引爆剂,失败了几百次。成功的那一天,“轰”的一声巨响,诺贝尔的实验室被送上天,他自己也被炸得鲜血淋淋。以鲜血为代价,诺贝尔获得了成功,由此,他发明了雷管。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斯德哥尔摩里的诺贝尔住宅附近的实验室,硝化甘油爆炸事故使从事实验的5个人死于非命,诺贝尔当时不在实验室,得以幸免于难。这次事故使他极为悲痛,对他的毅力和理智都是一次严峻考验。许多人开始对他的研究进行了责难,连亲人也劝他放弃这危险的实验,但诺贝尔绝不愿半途而废,他决心完成对硝化甘油在爆破工程上实际应用的研究,使炸药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在他不懈努力下,硝化甘油终于可以用于实际的应用。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诺贝尔历经千难万险仍坚持研究,终成一代科学伟人。试想诺贝尔若在困难面前退缩了,也不会研制出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安全炸药。可见,若战胜了困难,就会使自己的人生向前迈进一大步。若被困难吓倒了,退缩了,将终生一事无成。
要摆脱半途而废的做事禁忌,既要克服畏难思想,树立无坚不摧的信念,又要讲究方法,选定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常在森林里打猎的猎人都知道,老虎和绵羊的实力简直不可比拟,虎落羊群,羊儿四散溃逃,老虎只盯一只追,这样就不会盲目的瞎跑,可以说十拿九稳;如果没有固定目标,那么每一只羊都会精力充沛地逃生,而老虎却因换来换去而耗费体力,结果可能一只也追不上。
做人的关键在于要有恒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一个人如果要有点成就的话,就必须要有恒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伏尔泰曾经说过:“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任何人成功之前,都会遇到许多的失意,甚至是多次的失败。如果你放弃了,你就放弃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因为轰轰烈烈的成功之前的失败,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英雄,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有坚持到最后的勇气罢了。
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对经商者来说更为重要。经商需要风险,要有心理准备去面对即将迎来的打击。那么对创业者来说,要经得住失败,这一点很重要。商场风云多变,谁也没有“百战百胜”的绝对把握,就连那些老将也常常出现一些失误,甚至失败。何况是刚刚涉足商海,白手起家的初创事业者呢?败军之将,可以言勇!失误,失败并不可怕,要相信只要你勇于承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继续坚持自己的事业,那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成功贵在坚持不懈,贵在矢志不渝!第三章做人禁忌第三章做人禁忌
做人是一个很难的学问。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人不要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不思他人之旧过,则可以此养德疏害。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斤斤计较,永远环会赢得他人的好感。要做一个谦虚的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所以,做人做事切忌骄傲,骄傲是阻碍我们进步的大敌。
骄傲使我们谴责那些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改正的缺点,同时使我们蔑视那些我们自己不具备的好品性。骄傲激起我们的嫉妒之心,我们应当以正确的方法去节制它。
人们总是不会缺乏骄傲的理由,一件新衣服,一种新发型,都能引起他们的骄傲之情。骄傲和虚荣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虚荣的结果常常是骄傲,但骄傲并不以虚荣为理由,即使你已经放弃了虚荣心,你仍然会骄傲。
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去度假,但他并不是单纯的四处游玩,而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瑞士各地去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