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善选择 > 第十章 因事而变不死守一法(第7页)

第十章 因事而变不死守一法(第7页)

“小猫,小猫……”一个背着大包,两只手都拿着好几瓶香水的男人冷不丁拦住了张兰兰。张兰兰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她朝那个男人看了一眼,从他的眼神里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恶意,心稍微地定了定,也就没理他走了。这时,张兰兰一点逛街的兴致也没有了。

一辆空载的出租车驶来,张兰兰招手拦住了这辆车。

“你勾引我啦?”出租车停下,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他打开车门说。

“……”张兰兰白了司机一眼,心里说:“谁勾引你啦!就你这模样,这把年纪,我看得上你?”她稍迟疑了一下。司机下车来,热情地打开轿车的后车门,示意让她上车。张兰兰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上了车。

她指着地图比划着让司机将她送到她的住处。老司机知道她是外国人,点了点头,一溜烟把车开到了张兰兰的住处附近。付钱下车后,张兰兰就匆匆地往住处走去。路过一家饭店,一个小伙子窜到她跟前,对她说:“小猫,特别傻,特别傻……”

“我傻不傻关你什么事?”她不理他直往前走。小伙子跟在后面,还不停地说着:“小猫,特别傻,特别傻……”

小伙子的纠缠,张兰兰很生气。她回到住处,再没有心思在缅甸游玩了,便收拾自己的东西。晚上,崔元元回来了,她向崔元元说要回国。崔元元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她把崔元元离开后她在街上受到缅甸人的“嘲笑”“戏弄”的经过说了出来。崔元元听了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翻,眼泪直往下流。好大一会,崔元元的笑才收住了一些,对张兰兰说:

“快把东西放好,你误会了他们的话。我把中缅语言语音与语义的区别说给你听,你就不生气了,就不会要求回去了。”

崔元元向张兰兰介绍:缅甸是中国的近邻,但语言却大不一样。有些缅甸语的语音与汉语差不多,但意思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姐夫你妈来啦”。这是一句道谢的话,一般回答:“姐夫你妈没来我来啦。”表示不用谢的意思。“老马对面”是再见的意思。“你真缺德!”意思是“你真漂亮”。“小猫,小猫……”是对年轻姑娘的称呼。缅甸人称小孩为“阿狗阿猫”;称没结婚的小伙子为“小狗”,称没结婚的少女为“小猫”;“中狗”“中猫”则是对中年男女的称呼,“老狗”“老猫”是对老年男女的称谓。“你勾引我啦?”是出租司机对张兰兰说“你好吗?”张兰兰应该回答:“互相勾引啦。”意思是“大家都很好”。缅甸语中,“早上好”说成“美国喇叭”,称司机师傅为“高血压”。那个小伙子跟在张兰兰身后一个劲地说“小猫,特别傻,特别傻……”意思是说:“小姑娘,吃饭,吃饭……”他在为饭店兜揽生意,招揽客人。

说完了,崔元元问张兰兰要不要走了,张兰兰也觉得很有趣,摇了摇头。

虽然这是一则笑话,但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做人要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果不懂“入乡随俗”,那将寸步难行。因为各国有各国的风俗,各地有各地的习惯。比如,欧洲人表示热情和友好,与人见面时,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太熟悉的,大多可以拥抱和接吻;而我国的西藏就不同,往往献上一个洁白的哈达。风俗习惯还随着时代变化而不同,比如,同样是表示欢迎、热情和好感,我国古代习惯于作揖,现代则习惯于握手。如果我们在某一地方生活,或从外地调到这一地方工作,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那我们就会碰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顺应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也是顺应社会的具体行动。

4蹦米约嚎玩笑,获得友善的支持

与人交往,该如何去跨越第一道障碍,破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使双方熟悉起来,是尤为重要的。其实,如果在交往的一开始,就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善意,一切就迎刃而解了。那么怎样向别人示好才能既达目的又不失面子呢?拿自己开开玩笑,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威尔逊(美国前总统)刚刚就任马萨诸塞州州长之时,曾经参加过一次纽约南社的午宴,宴会的主席对大家介绍说:“威尔逊将成为未来的美国大总统。”当然啦,主席先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预测力的,这不过是他的溢美之辞而已。

威尔逊在称颂之下登上了讲台,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他对众人说:“我希望自己不要像从前别人给我讲的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在加拿大,一群游客正在溪边垂钓,其中有一名叫做强森的人,大着胆子饮用了某种具有危险性的酒。他喝了不少这种酒,然后就和同伴们准备搭火车回去,可是他并没有搭北上的火车,反而是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于是,同伴们急着找他回来,就给南下的那趟火车的列车长发去电报:‘请将一位名叫强森的矮个子送往北上的火车,他已经喝醉了。’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列车长的回电:‘请将其特征描述得再详细些。本列车上有13名醉酒的乘客,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而我威尔逊,虽然知道自己的姓名,却不能像你们的主席先生一样,确知我将来的目的地在哪里。”在座的客人一听都哄然大笑起来,宴会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愉快和活跃。

那些因听了威尔逊的故事而发笑的人,大多都认为,能够让人捧腹大笑的趣闻,通常都是源自说笑话的人的自我打趣。但是,听众之中却很少有人明白,威尔逊所说的故事其实正是根据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改编的。

难道威尔逊的用意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他是运用了一种最有力的方式获取他人对他表示善意和支持的态度,而且也把在这之前的隔阂消除了。威尔逊的这个策略就是牺牲个人的“自我”,以提升他人的“自我”。

5辈灰显得比对方更聪明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都是低调内敛的,他们从不自恃有才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如果你真有才华,也千万别显示你比别人聪明,那样不仅会让你失去更多的朋友,还会招来忌恨。

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我们让朋友表现得比我们聪明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聪明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因为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有人对他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聪明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应运而生。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守拙”,“守拙”即在别人面前故意掩盖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别人觉得比自己聪明,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可以说,“守拙”是一种掩饰自己、保护自己、积蓄力量、等候时机的人生韬略,更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赵公是某市的领导。两年前的初夏,赵公去省里参加科技方面的一个会议,他决定要带个懂科学的技术人员一同前往。于是学土木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当时在科委当干事的小钱便轮到了这个美差。

开会期间,白天的宴席上,推不掉的酒有人代喝了;会议中的科技名词,有同音译传到耳中。晚上看文件,觉得口渴,一杯热茶已放在手边;身上觉得热时,定了向的摇头电扇及时地送来徐徐的凉风。他扭头一看,对自己体贴入微的小钱正在看书,头上、脸上满是细汗珠子。

开会回来之后不久,小钱便成了赵公的秘书。

小钱当了秘书后,发现赵公爱下象棋。于是他参加了市象棋大赛,并赢得了冠军,却谦虚地说只是随便下下。

该市棋坛不乏高手,冠军岂是随便下下就可以弄来的?从那以后,闲暇无事,赵公便叫小钱陪他下几盘棋。

其实,小钱是位家学渊源的棋手。他还没上学就跟颇有造诣的爷爷学棋。爷爷不仅向他传授棋艺,而且教诲棋德,告诫他不可恃强凌弱,如碰到棋艺不高,又以权势压人的人不可故意失棋,否则失棋即是失德。

小钱明白,根据赵公的脾气,既不能胜他,以免背上骄傲自满的罪名;也不能轻易让他取胜,让他认为自己没有本事。于是,赵公和小钱下棋,竟成了一种乐趣。每次和人说起他的秘书,老赵总说:“人聪明,但不骄傲,难得。”小钱很快被提升为市委办公室主任。

第二年春天。小钱正要报名参加某市象棋大赛。赵公叫他也给自己捎带报个名。赵公虽爱下棋,却从未参加过本市大赛,他怕输了,脸上不光彩,但经过与小钱这个上届冠军经常对抗,颇增了几分自信,他觉得应向全市人民显示一下自己的棋艺和智慧。

文化宫孙主任深知赵公的棋风。当年他在文化局当干事,就是因为和老赵下棋发生了争执,从此长期得不到提拔。小钱以孙主任过去的遭遇为鉴,决定要在这盘棋上做点文章。他要求赵公只参加决赛。

决赛开始了,小钱和赵公对决。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拼搏,终于赵公获胜了。周围一片溢美之辞。赵公也不禁露出了一副“一览众山小”的神情。

不久,赵公退居二线时,极力推荐小钱接替他的工作。他在给省委的报告中强调,小钱不仅符合提拔干部的标准,而且具有谦虚、谨慎、好学的品质。

学会“守拙”,这是一种做人的韬略。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的才能的确在别人之上的时候,尤其是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的上司的时候,使用这一策略更加重要。如果你表现的比他聪明,就等于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当你完全有能力赢了上司的时候,也要守拙,不要显示出你比他更聪明。

与小钱相比,下面这位律师的做法就逊色了许多。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些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的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这项期限。”这位律师后来对别人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非但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个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些?所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诉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一无所知。”而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则更加直白地训导他的儿子:“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们更聪明。”

3币给对方留些说话的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