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社交技巧和常识 > 第三章 可方可圆灵活处世(第4页)

第三章 可方可圆灵活处世(第4页)

这是宋朝宰相杜衍教导学生的话,它尽管穿越百年的时空界限,但对于今天的朋友一样有指导意义。古人的话有很多是对的,并不是厚古薄今。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时面对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

忍受失败是为了准备东山再起,而不可由此沉沦。一个人要想有所作

为,就必须头脑冷静,无论做什么事情,情绪激动都容易坏事。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要求跟吴国讲和,吴国条件是要勾践夫妇到吴国给夫差当仆役,勾践答应了。勾践将国事委托给大夫文种,让大夫范蠡随他们夫妇前往吴国。到了吴国,夫差每次外出,勾践亲自为他牵马。有人指骂他,他也不在乎,低眉顺眼,始终表现出一副驯服的样子,很讨夫差欢心。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了一下,知道此病不久就会好,他就亲自去见夫差,探问病情,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会好的。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就胡编说:“我曾跟名医学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点苦,用医生的话说,是得了时气之症所以病会好,大王不必担心。”果然不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去了。

越王深深懂得:忍一时气,就是为了成就万世基业。回国后,他励精图治,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亲近美色,不看歌舞。他苦心劳力,对内爱抚群臣,对下教养百姓,经过三年,百姓归顺了他,国力逐渐强盛起来。

后来越国终于与吴国在五湖决战,吴国军队大败,越国军队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吴王夫差,杀死了吴国宰相。灭掉吴国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

越王勾践忍受屈辱的故事,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忍辱发愤的代名词。作为越国君王,只要利于恢复他已经灭亡的国家,什么屈辱他都能忍受。他心甘情愿地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为生病的吴王尝大便,这是何等屈辱之事。勾践似乎毫不考虑,对他来说,唯有成功才是奋斗目标。因此,当他骗得吴王的信任,获得自由回越国后,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和情欲,一如既往地忍受吴国强加给他与越国的屈辱,卧薪尝胆十年,终于战胜了吴王夫差。

人的一生当中绝对会有不如意的时候,这些不如意有很多种,例如:生意失败、失恋、人事斗争落败、被羞辱、工作不顺等等。而由于不同的

人承受能力的不同,这些不如意也会对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压力与打击,有人根本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人生中必然会碰到的事;有些人只被轻轻一击就倒地不起;有人则很快就可以挣脱沮丧,重新出发。

著名华商张荣发的发迹历程,虽然没有勾践那样的屈辱艰难,但也有一段相当漫长和曲折的故事。他起初在日本船上当杂工,直至后来才艰难从商成名。在艰苦的水手工作中,他坚持勤奋学习和工作,船上知识和技术得到不断的长进,逐步晋升为二副、大副乃至船长,这为他全面熟悉海运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荣发出生于台湾省基隆市。从小生活在海边,由于家境不太好,18岁读完了商业学校后,便到社会谋生。他虽然学了几年商业课程,但找不着相应的对口工作,只好在日本商船当杂工。

张荣发是个胸怀壮志的青年,他从小立志要自己创一番事业。尽管环境不遇,他却不灰心,决心奋斗、忍耐,相信只要功夫到,时机会酬勤他的。他读书虽不算多,但对孔子所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很有体会。

从打杂工到船长,在文字表达上仅仅用了几个字,然而,张荣发在奋斗过程中,却足足用了23年时间。就这样,他忍受了23年艰苦单调的海上生活,积累了一点儿钱,于1968年开始自己创业。起步时他买了一艘残旧的洋船,航行于美国和远东之间。他既是老板,又是船长,亲自指挥航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海上“卧薪尝胆”生活,他成立的长荣海运公司十分了解货主的需求和市场行情,做到服务优良,样样令顾客满意。为此,他的生意十分兴旺,盈利可观。没几年时间,长荣公司的货轮增至三艘了,并增辟了远东至波斯湾的定期航线。

到1975年,张荣发已积累了不少资本,他注意到海运业竞争激烈,于是决定摒弃旧式货船,逐步建立起了新式快速货运船队,以快速、安全、廉价和优质服务参与竞争。通过这次新的装备和改制,其生意得到迅速发展。1982-1983年,世界航运业再次陷入低潮,很多航运商家难以为继,被迫倒闭或压缩业务。有卓见的张荣发却认为这是短暂现象,于是利用这个机会以7亿美元收购了24艘全箱远洋货轮,迅速壮大自己的船队,乘势开创环球东西双向全箱货运定期航线,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经过这么一番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张荣发已经成为世界有名的船王。他拥有十多家规模庞大的公司,在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属下有66艘大型货轮,总吨数达210万吨。

张荣发忍耐了23年的打工生涯,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创业,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级富豪。

“忍”是很重要的一个字,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不如意的问题存在,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无法很快解决,更有些问题不是自己能力所能解决,所以也只能忍。

孔子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说的正是欲成大事必有小忍这个道理。一个人在成就大事业之前若无法忍受小事,将无法成就伟大的理想。

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失败,必然会忍一时气并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7。让对方在一开始就说“是”

当你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先讨论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你所同意的事。因为你们都在为同一结论而努力,所以你们的相异之处只在方法,而不是目的。

让对方在一开始就说“是,是的”。假如可能的话,最好让你的对手没有机会说“不

懂得说话的人都在一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复,接着就把听众心理导入肯定方向。就好像打桌球的运动,原先你打的是一个方向,只要稍有偏差,等球碰回来的时候,就完全与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

当一个人说“不”,而本意也确实否定的话,他所表现的决不是简单的一个字。他身体的整个组织——内分泌、神经、肌肉……全部凝聚成一种抗拒的状态,通常可以看出身体产生一种收缩或准备收缩的状态。总之,整个神经和肌肉系统形成了一种抗拒接受的状态。反过来说,当一个人说“是”时,就没有这种收缩现象产生,身体组织就呈前进、接受和开放的态度。因此开始时我们愈能造成“是,是”的情况,就愈容易使对方注意到我们的终极目标。

这种“是”的反应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做人手腕,但是却被人们忽略了。一般看来,“不”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当对方说了一个“不”字之后,他那本性的自尊就会迫使他继续坚持下去。虽然以后,他也许发现这样的回答有待考虑。但是,他的自尊往哪里摆呀,一旦说了“不”,他就发觉自己很难再摆脱。所以,如何让对方一开始就朝着肯定的方向作出反应,这对结果是很重要的。

约瑟夫?艾利森是西屋电气公司的一位业务代表,在他的辖区内有个人,公司一直很想和他做生意。艾利森接管以后,与对方多次商谈、打电话,终于卖了些发动机给他。既然有了开始,以后就不难再继续下去。之后,艾利森情绪高昂地再度拜访对方。

接待艾利森的是对方的总工程师,这位总工程师向艾利森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艾利森,我不能再买你们的发动机了。”

“为什么?”艾利森惊讶地问道。

“因为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我不能把手放在上面。”

艾利森知道争论是没有用的,这时艾利森想起了“是”反应的原则。

“啊,史密斯先生,”艾利森说道,“我百分之百同意,假如那些发动机真的太热,就不要再多买了。您这里一定有符合电气制品公司标准的发动机吧?”

总工程师表示同意,艾利森得到了第一个“是”反应。

“电制品公司一般规定发动机的设计,其温度可高出室温华氏72度,是吗?”

“是的。”总工程师又表示同意,“但是你们的产品还是太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