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考察应试者工作的动机是否与岗位相匹配。这类问题提问策略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让应试者在选择时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目的。比如,“我们公司需要有两种业务开拓人员。一种只需在本地工作,但薪金较低,发展的机会也较少;另一种需长期出差,比较辛苦,但薪金较高,发展机会也多。你倾向于选择哪种工作?”如果应试者选择愿意在本地工作,反映应试者更注重工作的环境好坏和稳定性,成就动机、自我实现需求不高;如果应试者选择高薪工作,表明他倾向于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但也可能是经济取向。
答案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需要考虑他的回答是否与所应聘的岗位相匹配。如果一个岗位是需要高成就动机,敢于冒险的人,而应聘者的回答却表明了他是一个低成就动机,喜欢稳定工作的人,那么最后的评定就需仔细考虑。
8.行为式
该问题主要目的是询问应试者过去于某种情境下的行为表现。由于对应试者过去的行为了解比较困难,应试者就可能对以往的工作成果夸大其辞。因此,需要对以往的工作细节进行追问,以便了解特定情况下应试者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包括了当时的情境、任务、行动措施和行为结果几个方面。,这就是有名的STAR技巧。
9.情境性
主要是设计未来的一种情况,问应试者他将会怎么做。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校园招聘活动的情境,问应试者将如何组织这次活动。这可以考察到应试者的计划、组织、协调等能力。例如,“有人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让你做一个市场推广及跟踪的项目,你会如何做?”
有的外企在招聘员工时,为测试应聘者的手脚灵活程度,给每个应聘者放一堆跳棋子,要求其在1分钟内挑出混杂在一起的多种的跳棋子,并按各色分别排列好,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按要求完成,即被淘汰。
10.智能性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等能力。一般是通过提出一些富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应试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考察的重点不是应试者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应试者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表达能力和知识面等。
有一家外企招聘员工面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要求应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面对这样的怪题,有些应聘者绞尽脑汁也无法分成;而有的应聘者却感到此题实际很简单,把切成的8份蛋糕先拿出7份给7人,剩下的1份连蛋糕盒一起分给第8个人。应聘者的创造思维能力就显而易见了。
11.压力性
主要考察应试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妥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绪稳定性。一般来说,可以假设一种意外情况需应试者立即处理,问应试者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或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看应试者有什么反应。
四.面试测评试题的设计
1.专业知识水平
(1)如果测试对象是应届毕业生
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
②上学期问所接受的培训有哪些?
③举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事例。
④专业领域所涉及的问题。
(2)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
①业余进修的课程。
②对专业领域的案例进行分析。
2。工作经验
(1)在过去所从事的工作中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2)在过去的工作中主要有哪些成就?
(3)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处理?
(4)您觉得胜任这份工作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5)如果您今天成功地应聘上了这个职位,企业将对您进行培训,您觉得自己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培训?
(6)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求职动机与愿望
(1)为什么希望来我们公司工作?
(2)在工作中最看重什么,比如晋升发展的机会、待遇、工作环境、企业名气还是其他?
(3)最希望从事的工作?
(4)自己的短期与长期规划。
(5)工作中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是什么?
4。计划组织能力
(1)为这次面试做了哪些准备?
(2)请描述您以往的工作中最忙碌的一天。
(3)如果您现在成功地应聘上了部门经理这个职位,现需要制定一个部门季度计划,请问您将如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