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来,问道:“衣服是你给他的吗?”
典衣回答说:“是的。”
韩昭侯严厉地批评典衣和典冠道:“你们两人今天都犯了错,知道吗?”
典冠、典衣两个人面面相觑,还没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韩昭侯指着他们说:“典冠你不是寡人身边的侍从,你为何擅自离开岗位来干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为掌管衣物的官员,怎么能随便利用职权将衣服给别人呢?你这种行为是明显的失职。今天,你们一个越权,一个失职,如果大家都像你们这样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朝廷不是乱了套了吗?因此,必须处罚你们,让你们接受教训,也好让大家都引以为戒。”
于是,韩昭侯把典冠、典衣一起降了职。
韩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过分,但他严明职责、严格执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滴水感悟
应该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赏罚。如果别人做了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赏,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就罚,制度就失去了规范作用。
多激励少批评
从前有两个人,各自拥有一头强壮的耕牛。一天两个人打赌,要比试一下牛的力气,赢了得五百钱。于是两头牛开始耕地比赛,其中一头牛其实更有实力,但是它的主人骂它:“笨牛,使劲儿呀!”
牛一听,干脆不干了躺在地上,于是它的主人输了五百钱。
过后主人感到很惭愧:“平常我都叫你笨牛,现在你反倒让我帮我去赢钱,这真是我的错误。”
牛见到主人说话的态度变了,于是也不再生气:“你再约他比一次,下个大赌注,这次我一定赢回来。”
于是他们又约定比赛,这头牛果真把金钱加倍赢了回来。
滴水感悟
牛都有自尊心,人更不用说了。所以,对下属要多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绝不要存轻视之心。
唐太宗辨忠奸
有一天,唐太宗和一群属臣在郊外漫步,他忽然指着一株杂树说:“嗨!这是一株很好的树木!”
当时有一位名叫宇文士的文臣马上接口说:“对!皇上的眼力不错,这确是一株上好的树木!”
唐太宗立刻很严肃地指责宇文士说:“魏征曾经劝我要远离用甜言蜜语逢迎我的小人,我一时还没有醒悟过来,但是我平时从你的言行来判断,便有些疑惑你是那种人了,今天果然证明你的确是喜欢逢迎附合的小人。”
滴水感悟
用甜言蜜语逢迎的人,对你正确和错误的言行无条件支持,他无补于你做正确的事,却适足以增加的过失。这种人不可用。
不拘一格降人才
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方面,始终抱着广开求贤之路,不可求全责备的态度。他同宰相魏征在讨论人才时说:“为官择事,不可草率,需谨慎从事。用一个好人,好人就都来了;用一个坏人,坏人也会蜂拥而至。”
魏征点头表示赞同,并说:“对于用人,在天下未定时,选拔人才主要重其才能,对德行不作过多的考虑;当天下已定,为百姓选拔父母官,就必须注重德才兼备。”
唐太宗根据魏征的建议,决定让吏部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去选拔任用官吏。。有一天,唐太宗问右仆射封德彝:“为什么很长时间没有荐举一个贤才?”
割德彝说:“臣下岂敢不尽心举荐贤能志士?只是当今确无奇才啊!
太宗听了很不高兴,生气地说:
“君主用人如用器物,用其所长,弃其所短。古代王朝兴盛时期所用的贤才,都是从当时选取的,不是从别的朝代借来用的;按照你的说法,举贤岂不是神话传说?难道要让姜尚这些人死而复生,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吗?你自己不识人,却把责任推脱成当代没有人才!”
封德彝无言以对,惭愧地退了出去。
滴水感悟
创业用人以才干为先,守业用人以德行为先。
李渊一视同仁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各地纷纷起兵反隋。
镇守太原的唐公李渊也在太原起兵。广大民众纷纷前来应募,不过几天,军队就扩充了一万多人。
李渊对所属将士不分贫富贵贱,都以义士相称,使全军上下相处气氛融洽。此时,西河郡丞高德儒反对李渊起兵。李渊就派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一同领兵征讨。
由于二人平时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常常身先士卒,使参战将士深受鼓舞,斗志旺盛,往返只用了九天,就讨平了高德儒部。
在行军作战中,部队纪律严明。中途见到瓜果蔬菜不付钱不吃,偶尔有个别士兵偷吃瓜果,一经发现,立刻寻找失主,按价付款。